整合单元知识 掌握历史线索
目前,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但没有基础知识,能力的考查就成为无本之木。所以要依据大纲、考纲,紧扣教材,牢固地掌握书本里的备考知识点,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在复习中,从节——单元——整体来抓好基础知识,掌握主干知识体系,同时又要兼顾对课本边角知识的落实。
1.及时整理笔记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整理笔记千万不要抄写参考书上的预习提纲,而是要将知识浓缩、内化,要把书本读薄。边整理,边回想老师讲过的知识并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
2.对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要标明,不断强化记忆。①可以通过典型例题来加深理解。②可以通过错题积累和自我反思达到提高的目的。
3.学会知识迁移:许多历史知识必须结合地图册来掌握,凡教材上画*号的地图都是要求掌握的。尤其与主干知识相关、与热点区域相关的地图更要引起注意。
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构建完整的历史网络体系。以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单元为例:
1.日本加紧侵华的史实——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各自的原因、过程、影响)。
2.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原因、表现(东北民众、中共、国民党内爱国将领、民主人士)、结果。
高涨——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 (各自原因、过程、结果、影响)。
3.中共探索民族解放的道路。
4.这一阶段,中国社会的一系列变化。
如例子所述,从历史的整体出发,按历史发展的阶段串线。把章纳入阶段发展中,将节纳入阶段发展中的某一方面,把主干知识线索化、形成系统。知识网络化后,要由主干到枝节、由概括到具体来定位知识,将每节知识具体定位于某一方面,再将每个知识点具体剖析(原因、过程、特点、影响)。通过定位,做到“点”的清晰。历史学习中,既要注重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又要注重“线”和“面”的梳理和建构,只有这样,才叫知识整合。
第二,平时注意自我总结历史规律,将知识类化、同化。如:历史事件的学习一般都可以从背景(大的历史事件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展开)、过程、结果、性质和影响几方面掌握。
第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都要放入“特定历史条件下来分析”,从内部看,一般从物质、阶级、思想、社会矛盾几方面来分析;而失败的原因,一般要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
第四,经济发展的原因可以从几方面考虑:吸取教训、调整政策或变革生产关系(制定符合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并根据变化后的情况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相对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 (统一、稳定的环境及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等);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创新能力的增强等;实行开放政策、加强交流与合作、开拓国际市场;教育及人才储备等。
把握考题方向 重构知识体系
高考命题中展现出一些新方向,考生在复习中遇到问题要多留心、多思考。
文明史观:文明交流促进发展。
全球史观:用国际化视野看待历史,从整体世界形成和发展的角度看待历史;用现代化观点看待近现代历史——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构建和谐世界,倡导人类共同价值观;创新进步、保守落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开放国兴、闭关国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手术刀(科技革命及其影响)。
下面就“文明史观”的一部分内容展开叙述,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理性认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合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的。中华文明五千年薪火相传,崇尚开放与包容,既珍视自己的文明,也尊重其他文明,提倡与其他文明相互包容、和谐共处,并不断吸收、借鉴其他文明的长处来丰富和发展自己。
我们主张维护文明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使各种文明兼容并蓄,反对排斥其他民族文化和惟我独尊的文化心态,反对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强加于他国的霸权主义行径,在以文明史观构建新专题时,要注意文明史的交叉与比较,如文明的传播、文明的交流、文明的对话、文明的碰撞、文明的冲突、文明的融会以及文明的比较等。
1.弘扬传统文化(古代史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春秋战国思想),致力振兴中华(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的原因,并列举各派的主要观点哪些体现了人文观、和谐观)。
2.列举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外间、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指出交流的意义。(可以设计成表格进行复习)
总体上讲,中外间、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意义在于:传播中华文明,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形成“中华文化圈”,推动周边国家和地区乃至世界的文明进程,同时丰富发展了中华文明,促进了中国的发展。
3.古代“丝绸之路”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丝绸之路的陆、海路线图;丝绸之路开通后,促进几种文明在西域地区汇聚。
4.郑和下西洋:促进文明交流,折射“和平崛起”,成为亚非国家交往的不成文的准则。
5.中西文明两次大规模的碰撞、接触和交流(重点)。
从明中叶至清末,中西文明有两次大规模的接触和交流,特别是后一次的接触,引发和加速了中华文明由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型。
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时政热点
文科综合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其学科属性决定其必然与当今社会热点、焦点和人们关心的问题相联系,突出其“学以致用,资政教化”的社会功用。
近年来的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中,以当今社会和世界上发生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以新问题、新情境深化拓展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与评价的试题大量出现。所以在平时复习时,应尝试以某一个社会问题为主题用历史思维展开综合阐述,有意识地训练思维的整体与逻辑性,与此同时适当地引用政治、地理学科知识点,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短效热点方面:对发生在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间的国内外时政热点问题,要高度关注。
长效热点方面:把人类长期普遍关注的问题,诸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生态文明、经济发展、科技成就、社会进步等问题与课本内容对应起来,有机渗透。如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民主政治建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振兴东北经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发展,青藏高原区域经济,中部崛起),“三农”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观,构建和谐世界、促进共同发展,世界近代现代史上的国际组织、民族精神问题等。
复习热点问题要注意:通过学科知识来展示热点和处理热点,就是说要充分联系学科知识。
能力只有在训练中得到提高,科学的训练是提高能力的有效方式。
具体方法建议如下:
首先按题型或内容将其分类汇编,再加以练习。
其次师生共同解答每个题目,领悟并总结解答各种高考题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开阔思维。
再次,规范答题语言,紧扣得分点,减少失分。材料分析题能够综合考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一种成熟的题型,是高考的重头戏,对材料题的专项训练是必要的。
训练要从解题的各个环节、有步骤地进行。(1)选题是有效训练的前提。选题工作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尤其是全国高考卷和新课改高考卷要引起重视。(2)进行专项能力训练。每组训练题要突出某一种专项能力,在练习的基础上,使每项训练落到实处,真正在训练中得到提高。(3)进行综合能力训练。
最后,送同学们几句话:基础最重要,关键在平时,会灵活应用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好的方法只有在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发挥作用。
相关阅读
明确历史怎么考
高考临近,在剩余的时间里如何高效学好历史,成为考生关心的话题。因此,从2007年文综考题历史部分入手分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从命题原则看,2007年高考文综历史仍坚持了遵循大纲,但又不拘泥于大纲的原则;坚持考查学科能力的原则;坚持稳中求变、稳中创新的原则。
从指导思想来看,重点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思维过程和重视主干知识的理解把握。这两点没有变,但2007年考题第一卷有一些新的变化,体现在:
1.进一步彰显材料处理能力。
“情景式选择题”增多。通过材料设置新情景,放入特定历史背景中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如第15、18、19、21、23题,以往也有这一题型,但2007年明显增多。
历史材料更加丰富多样,阅读量增加。如第15、19、21、23、38、40题中运用了文献材料和历史地图、照片、曲线图、表格数据等多种材料,考查学生史料解读、图文转换、识图、比较、分析、概括等多种能力,使材料的类型与功能得到了拓展。第38题选用了 《罗斯福选集》中两大段文字材料及美国对华援助的两个表格数据材料,阅读量明显增加。
2.扩大考点知识覆盖。
2007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减少了专题式选择题,全国卷I历史试题中仅有一组专题式选择题,其余均为单体选择形式,体现了命题者稳中求变、扩大知识覆盖的命题思路。
3.隐性介入热点问题。
全国卷I比较巧妙地将热点问题冷处理。第38题以美国改变中立态度为切入点,第40题是对金迁都燕京的考查,实际上与2007年抗战爆发70周年、2008年北京奥运年及北京建都850周年这些热点问题相关,但考查角度比较隐蔽。
4.将新的学术观点(现代化观点、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等)渗透到考题中。
由上所述,高考试题的规范性、导向性不容置疑。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分析和研究高考试题。首先明确什么是主干知识:主干知识第一个层次是指列入考试大纲的要点;第二个层次是指教材中未打★号的章节;第三个层次是指教材中用宋体字排版的内容;第四个层次是指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
另外,历史又是丰富多彩的,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历史“公式化”、历史人物脸谱化都是危险和有害的。如:材料解析题中要求 “结合材料××”来回答时,就必须紧扣材料来解答。
作者:左明兴 马建英(太原市十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