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老师生病全校瘫痪
五矿机械希望小学位于重庆市城口县修齐镇,该校拥有小学生92人,学前班学生36人。然而这个完小连校长在内,只有5名教师。
“超负荷地运转,我最怕老师生病。”该校校长龙世均担忧,基础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该校不仅需要教授语文、数学等传统主课,还开设了生物、地理、音乐、美术等几十门副课。这样一来,平摊到每个教师身上的课时达到每周30节,即每天都必须上6节课。一旦有老师生病,就会打乱所有的教学安排,如果碰上两位以上的老师同时生病,学校就根本无法正常上课,完全陷入瘫痪。
“1∶20---1∶25的生师比,我们学校还算是占了便宜。”龙世均无奈地表示,由于学前班学生不纳入生师比,该校不足100名小学生拥有5名教师已经是占了“便宜”。有的村小学甚至只有一名教师,并且按编制标准,那么就一个教师都不该配。“这样说起来有点滑稽,但这确实是事实。”龙世均笑言,由于老师太少,当地师生甚至不叫龙世均校长,而是叫“点长”,即教学点的点长。
教师编制城乡“双轨制”
针对五矿机械希望小学存在的问题,重庆市教委人事处表示,这种情况并非该校独有,已经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该处介绍,目前重庆中小学执行的是市编办制定的编制标准。而该标准的核心,就是按生师比确定中小学的基本编制标准。
“这种方法,对农村学校非常不利。”该处负责人解释,因为农村学校尤其是村校,普遍存在着校点分散、学生数少、班额小的状况。若按生师比确定编制标准,甚至有的学校无法确定一个教师编制。
该处表示,作为“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典型,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必须保证农村学校的编制。基于此,该处建议突破现有的编制标准,出台符合重庆实际情况的新的中小学编制标准。该标准的核心就是,农村学校按班数确定中小学基本编制标准,城镇学校按师生比确定基本编制标准。这实际就是新老编制标准的“双轨制”。
“双轨制”有望三区县试点 “按班数确定编制,我认为每班的比例只需定在1∶1.8左右。”龙世均回忆,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曾经实行过按班数确定教师编制标准,现有的标准是2000年后才逐渐开始的。他认为实行“双轨制”对解决农村教师编制不足、稳定教师队伍以及促进农村教育质量提高等多个方面都有积极作用。 重庆市教委人事处表示,目前“双轨制”还停留在酝酿阶段。他们正在积极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细化方案。一旦方案出台,有可能先在九龙坡、梁平、垫江三个区县试点,试点成功后有望在全市推广。 来源: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