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乐山3个“太阳”UFO事件引起天文台研究员、上海市UFO探索研究中心理事长等专家以及广大市民的广泛关注。浙江大学理论物理博士生李剑龙通过分析照片的光谱,认为3个“太阳”的位置没有任何变化,而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研究生熊元章提出“太空透镜”假设,并设计出一个新的光学实验,对网友质疑做出解释,并对浙大博士生的假设保留意见。
浙大李剑龙:
3个物体的位置没有任何变化
清华熊元章:
可用手电筒、水、透明玻璃杯和纸板做实验模拟“太阳”移动
释疑
为何只乐山市民看到
对于熊元章提出的“太空透镜”假设,质疑声主要集中在“目击者所在地范围太窄”,“为什么仅有乐山市民所见,而非全球朋友可见呢?”
熊元章认为,乐山市所处的经线上,北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南是大洋,只有在我国境内人口比较密集,而且目前尚未有来自国外的目击报告;在纬度线上,乐山以东的天色更暗,以西地区太阳还未下山,如果太阳未下山就出现几个“太阳”,一般是“幻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实像通过透镜形成虚像,需要聚焦。”他解释说,虽然太阳很大,但“太阳风”的外形规模比太阳小很多,如果“太阳风”比较靠近地球,那么能够聚焦的范围将更小。换句话说,地球上可见的范围将变小。
分析
3个“太阳”在移动
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的假设,熊元章绘制出了3个“太阳”位置比较图,他选取“三日同辉”照片里的其中两个发光体,与建筑物的一角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经分析,两张时间接近的照片中,尽管拍摄位置不变,但三角形的底边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发生了改变。“李剑龙认为‘两图中楼房的位置与3个物体的位置没有任何变化,,经过测量,笔者做保留意见。”熊元章还发现,3个“太阳”之间的夹角出现变化。他由此推断,在观察者的眼中,3个“太阳”不仅在天空中“整体位移”,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实验
透镜位置改变,虚像位置也变
熊元章再次设立了一个“光线折射”实验,模拟3个“太阳”在空中的移动变化。
昨日,记者亲自尝试了这个实验:在一个较黑暗的环境里,用聚光电筒作为光源。按由远及近的顺序顺次放置光源、透明玻璃水杯和纸板。首先,将纸板直接挡在眼睛视线与灯泡之间,再缓慢移动水杯;随着水杯位置和摆放方向的不同,透过水杯看到的“光点”位置也随之变化:有时出现在光源实际位置的下方,有时也在其上方出现。
聚光电筒作为光源,可以代表真实的太阳;盛水玻璃杯起到“透镜”作用,类似于当日的高密度气流团(即“太阳风”);纸板则代表地球表面。熊元章解释说:“‘光点’随水杯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当日3个‘太阳’的位置也由于同样的原理发生位移。”
链接>>>>
乐山又见两个太阳?原来是摄影中的“鬼像”
8月6日晚7点20分左右,乐山市民石小姐在新广场的一处雕塑前拍照,回家一看,照片中居然有两个太阳。据她描述,拍照时太阳还未落山,而且光芒耀眼。
昨日,记者联系到北京UFO研究会理事章云华,他肯定地表示:“这不是UFO,只是太阳强光折射的虚影。”原来,该现象符合镜头反射成像的基本条件,被称为光学“UFO”,而在摄影上被叫做“鬼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