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的日子又近了。往年这时候,家有入学儿童的父母早就开始“各显神通”,想尽办法把自己的孩子“挤”进好学校。2006年,天津市政府出台政策,学生一律就近入学。如今,天津的学生家长们再也不用为择校四处托关系忙碌。
2006年9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正式实施。该法明确了免费教育是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天津等地先后对“改制校”进行了清理整顿,风靡十几年的“改制校”正渐次退出历史舞台。
取消“改制校”,是不是解决“择校热”难题的根本良方?实现教育均衡,还需要采取哪些配套措施,路还有多远?
很多人说“甜”,也有人喊“苦”
2006年5月,天津市政府出台政策,规定所有改制小学和不符合独立事业法人、独立校园校舍、独立财务管理、独立教育教学规范要求的改制初中、高中全部停止招生,逐步退回公办学校,适龄儿童一律在片内公办小学就近入学。
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刘长兴表示,这一做法的目的:一是为了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法,强化政府实施义务教育的责任,让更多的孩子不交钱或者少交钱,就能进好学校,接受好教育。二是坚持依法治教,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天津市采取有退有进、加强规范、稳步推进的方式,3年至5年内实现改制学校‘软着陆’。”
天津市教委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往年这个时候都有接不完的电话,全都是拜托进好学校的。叫停“改制校”的政策出台后,这样的电话一个都没有了。
“义务教育的特点是强制性和免费性,‘改制校’回归公办标志着政府责任的归位。”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敏勤说。他认为,以前在义务教育问题上,政府的责任被有意无意地淡化、弱化了。
新政策受到不少家长的欢迎。在机关工作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以往要想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肯定得找人托关系。他的孩子正好赶上就近入学的政策,他家户口所属的恰恰是所好学校,钱不用花了,又省去了很多麻烦。他说:“取消‘改制校’,既减轻了家长负担又体现了教育公平,是件利民的大好事。”
李女士家就近的学校并不是公认的最好的小学,为了进外区的一个“好学校”,她提前一年就开始托人运作。既然现在政策不允许择校,她也就心安理得地让孩子就近入学。
也有一些学生家长对新政策难以接受。“我家附近那个学校以前都是些农民工子女去上学,城里孩子没人去。在这样的学校孩子怎么能接受好的教育?在小学阶段就比别的孩子差,真是输在起跑线上了。”在医院工作的肖女士非常忧虑。
缓解“择校热”的一剂良方
“改制校”发端于1994年,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有关实施意见提出,基础教育主要由政府办学,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实行“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多种形式办学,后来这些学校统称为“改制校”。“‘改制校’成立之初,教育经费筹措渠道得以拓宽,‘择校费’的收取得以规范,学生择校的压力有所缓解,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天津师范大学康万栋教授说,“但是‘改制校’越来越变味,导致教育不公平,成为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到2006年,天津市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花钱择校的达50%左右。
“改制校”的存续拉大了学校间的差距。康万栋认为,那些好学校利用“改制校”的途径,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发展较快,而那些原本比较薄弱的学校由于缺乏资金,发展较慢,两相对比,义务教育就陷入了“好学校更好、弱学校更弱”的不良循环。
取消“改制校”无疑是缓解“择校热”的一剂良方。记者了解到,2006年,天津市46所改制小学全部停止招生,24所改制初中也已停止招生。到2008年,除了少数有择校需求的学生可以选择民办初中以外,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就近进入公办学校就读。但专家同时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择校问题,关键是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把每所公办学校办好是政府的责任
望子成龙心态中外皆有,国外也有择校。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孟庆松说,上好学校,受好教育,是每位家长的追求,而把每所公办学校办好,让学生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是政府的责任。
刘长兴说,在硬件达标的基础上,只有让教师流动起来,才能缩小校际差距,真正实现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从去年开始,天津市加强对教育的培训,目前各小学教师达到大本和大专学历的超过了80%。天津和平区实施师资流动制度,鼓励好的和比较好的学校帮助和支持薄弱学校。天津河西区通过划分联合学区,让优质学校资源辐射周边学校,实现学校之间的帮扶。
河东区原来是天津市教育力量较薄弱的一个地区。近年来,该区教育部门注重发展“软实力”,加大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河东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周绍良介绍,河东区每年投入300万元用于教师队伍建设,分别在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华东师大、东北师大等国内知名院校建立干部、教师培训基地,连续3年组织上百名教师参加培训。他们采取“结对子”的方式,将示范校和普通学校结合起来,实现教师间的“柔性流动”。成立“特级教师管理委员会”和“初高中学校专业指导组”,规定每名特级教师必须跨校带一两名“徒弟”,指导青年教师备课、教研、科研等。
河东区教育局局长郑庆东介绍,由于学校教学质量得到了普遍提高和均衡发展,家长们的择校冲动有所减弱。据介绍,2006年,河东区72.54%的小学生得以免试直升所在辖区内的中学,各普通学校均实现一次性招满。
原载《半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