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开局良好
编者按:
为进一步推动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作用,作出贡献,教育部科技司与中国教育报近日联合组织力量,对部分省市和高校科技创新工作进行调研和采访。从今天起,本报将陆续推出“高校科技创新巡礼”系列报道,反映这些地方和高校在科技创新领域的认识和举措、成绩和经验,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期相互交流学习借鉴。
本报讯(记者 李功毅 唐景莉 赖红英 杨晨光)“教育部与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开局良好。这面旗帜一打出来就显现出巨大的吸引力:最近在几个地市开会落实合作事宜,都是‘一把手’带着当地的一批企业家来,高校的热情也很高,这是过去少有的局面。”记者日前在广东采访时,省科技厅副厅长李兴华兴奋地说。
今年年初,教育部与广东省联合签署合作协议,决定在全国率先开展省部联合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探索。目前,省部合作开局良好,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在广东正在全面推进。汕头、江门、云浮、韶关、河源等地政府,专门成立了市一级的产学研办公室,部分地市已经划出专项经费支持产学研合作。东莞、江门、顺德等地已经编制了整体实施方案,要求建立省部产学研合作示范区。据悉,东莞市与华中科技大学签约联合成立“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市政府投资1.2亿元,华中科大以技术、装备、人才投入,主要研究制造装备。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现挂职担任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的雷朝滋深有感触地说:“这里有着能做成事业的氛围。到省部联合办公室工作9个月了,了解到这里有着巨大的需求,而且是真正深入骨髓的需求。广东具有市场、产业优势,产业化环境条件优越,教育部直属高校具有科研、教育、人才和科技成果优势,要作为广东企业的技术人才依托,为提高广东产业竞争力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加强组织领导是省部产学研合作能否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据悉,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由广东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政府各一位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省直机构等组成。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部署省部合作的重大事项,组织落实省部合作的重大项目,协调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
与此同时,省部合作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措施。广东省政府、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广东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文件要求广东省各类政府科技计划和产业化项目,向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开放,支持教育部直属高校参加粤港关键领域重大突破项目招标以及与广东的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支持教育部直属高校进入广东的高新区及各类园区,转化科技成果,建立成果转化基地;鼓励教育部直属高校与广东的企业联合建立研发中心,参与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在广东建立研究院、联合培养人才等。
据悉,从2006年起,广东省财政设立“产学研省部合作专项资金”,并根据进展情况逐年增加。省政府决定2006年投入1亿元,2007年投入2亿元,2008年投入3亿元以上。通过实施自主创新计划,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基地,打造一批自主品牌,合作培养一批创新人才,促进广东省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