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技术成果转移平台
本报讯(记者 沈祖芸)近日,上海市教委将沪上4所高校的14项科技成果,作为首批技术转移项目推向“长三角”,搭建起供需双方“合作接洽”的互动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较低是一个“通病”。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奇认为,高校科技创新理念仍滞后于时代发展要求,科研成果大多徘徊于研究层面、缺乏转化的内在动力,同时,风险投资基金严重不足和人才、技术、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偏颇,都是让转化率缓慢前行的原因。
记者从此次上海高校首批技术转移项目成果目录中发现,14个项目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华东理工大学的多喷嘴水煤浆气化技术、上海大学的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上海理工大学的新型农药残留检测仪等,都表现为技术含量高和市场成熟度高的特点。这些项目一亮相便引起了来自“长三角”城市中的30多个科技局、经贸委、行业协会代表的高度兴趣。
据悉,今后上海市教委还将继续向长三角地区不断推出第二、第三批技术转移项目,同时吸纳长三角地区企业科技攻关需求,由高校负责承接和破解,并将业已经过高校科技园区孵化的科技型胚胎企业陆续推向社会。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上海高校服务地方所得的“横向”科技经费达23.05亿元,占总经费的45.7%,比2005年的18.65亿元提高了23.6%。有关专家认为,这说明上海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明显增强,它将给纵深推进“长三角”产学研合作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