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挑战和环境压力,沪上大学生不再袖手旁观。今年,由上海清洁能源研究与产业促进中心和壳牌公司合作开展的“上海大学生能源调研项目”,吸引了近200名高校师生的广泛参与,最终汇编成册的报告集长达50万字。在半年多时间里,10支大学生团队的足迹遍布全国。他们深入校园、工厂、城市和乡村“望闻问切”,以其独特的视角表达着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与责任。
对于上海交大建筑系学生何珊来说,“解剖”物理楼这只“麻雀”可谓学以致用。通过现场数据采集、师生访谈、市场调研、软件模拟等方法,何珊与团队成员发现了许多看似微小的能源漏洞:比如空调,同一房间的不同位置,温度有时相差4℃-5℃,这是由于不尽合理的房间布置导致了气流不畅;再说照明,同处一室的工作台也会亮度不均,有时光线会被格子间的挡板白白遮住……尽管都是些“小节”问题,但若遇上位精打细算的“能源管家”,9000平方米的物理楼一年即可省下5.6万元电费,而这只是偌大校园中的一幢楼。
从身边事到窗外事,复旦大学张兴瑞带领的团队把视线对准了湖南衡阳附近的一个小山村。这里,一座年发电量约50-60万度的小水电站不仅能满足万亩农田的灌溉,也带来了相应的经济效益,可当初建站时却淹没了大量耕地,引发了移民问题。小水电的存在与乡村可持续发展间,是冲突还是和谐?大学生们陷入了思考。结合当地实际,张兴瑞和同伴提出,在山村引入“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即用电能代替烧柴,在兼顾水电站运行效益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山林生态资源。
为了获得具有典型意义的一手资料,大学生们不惜跋山涉水,行万里路。《西藏农村能源利用情况研究》、《江西宜春市前白沅村新型沼气储气技术调研》、《北京市延庆县康庄镇小风营村农村能源及后续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在一份份长达几万字的调研报告中,学生们真实记录下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想,尝试着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为可持续发展分忧——“关于能源,也许我们还很业余,但至少我们在思考。”何珊说,她所在的团队之所以将视角定位在“低成本”甚至“零成本”节能上,就是深感节能不能变成政府的“一厢情愿”,而要让人们看到,节能的收益真实存在。
“只有经历,才会懂得。”这是参与能源调研的队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正是亲身经历的震撼,让大学生们积攒下许多能源以外的收获。许多从未深入过农村的城里学生,第一次体会到遥远乡村的生活艰辛。一位主攻环境管理的研究生在调研归来有了这样的感悟:“以往,我总是习惯从政策制订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就在与农户的促膝交谈中,我深切感到,往后应该从政策执行者的角度多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