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教育部对湖南商学院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评估结论为优秀。作为一所地方商科院校,区位优势并不明显。是什么让优秀人才走到了一起、促进了商学院的学科发展?商学院的人认为,主要得益于实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举措。
筑巢引凤
2003年,湖南商学院形
成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科基地为平台、以学科资金保障为基础的吸引人才制度,并首批建立了包括产业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在内的6个校级重点学科。有了重点学科就必须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团队。这对于当时的商学院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
“学院是升级组建的,教授本来就不多,可以说得上是‘凤毛麟角’,专任教师甚至不足200人。因此,怎样把外面的‘凤’引进来,成了我们的工作重心。”学院党委书记欧阳峣说。
“十五”期间,湖南商学院围绕突出重点学科,精心统筹规划,启动“教授博士工程”,引进“双高”人才汇集学科队伍。院领导带头,各系各部门通力合作,情真意切、三顾茅庐,把引“凤”工作做到“家”。自此,该校每年引进教授、博士达20多人。“凤凰”的到来,大大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到目前,该校已拥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5个省级重点专业和2个省级社科规划研究基地,与重点学科紧密相连的校级研究院、所、中心也发展到15个。
2005年调入该院的谢茂拾教授是企业管理学科的骨干成员。他针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滞后的状况,以彻底变革城乡分割、区域封闭的多元户籍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变革传统的国有领域人员只进不出、国家承担无限责任的身份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本制度创新方面进行了独到的研究。
放水养鱼
不仅仅大量引进外来的“凤凰”,商学院还注重对在校人才的培养,“放水养鱼”。
老一代的学科带头人加强了对青年一代的培养。该校经济与贸易研究院的李陈华博士是学科带头人柳思维教授带的第一个研究生,年仅30多岁的他已经成为了院里的骨干成员,主要研究商贸经济学。谈起自己的经历,李陈华对老师改的一篇论文印象很深刻。
“柳教授在学术上要求得特别严格。有一次,一篇论文因要得特别急,我匆匆忙忙写完后也没看下就交上去了。等柳教授改完之后,我一看,论文纸上全是红红的批示,还纠正了好多错别字。当时,我心里很自责,也深受触动。从此,我的论文稿总是自己看好几遍后才拿出去,再也没出现过类似问题,做其他事情也谨慎了很多。现在,我也是这样要求我的学生。”
谈起这些,柳思维教授很真诚地说:“跟重点大学的平台与实力相比,这里是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很多学科才刚刚起步。但是,正是这种不完善和起步,给了这个学科一个发展的空间,也为新一代学科带头人的成长提供了可能。我们老一辈的人应当提拔这些后辈们,要为他们的成长让出空间。”
柳教授的这种精神得到了学校的充分肯定,在全校发出了向他学习的号召,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
为了提供制度上的保证,商学院优化管理机制,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学校推行了“学科建设领导小组——首席责任教授——各研究方向责任教授——重点学科成员”四级制,尤其重视对中青年骨干的提拔任用。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学科队伍的年龄结构得到了调整,人才梯队得以优化。以省重点学科企业管理学术队伍来说,博士比例为70%,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占85%,从年龄结构上来看,35-45岁的中青年骨干占到80%,学科方向负责人大多是“博士+教授”双高型人才。
和谐聚才
引进和培养招来了“凤”养肥了“鱼”,如何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商学院着力营造和谐学术氛围,强化广大教师的自觉学科意识,鼓励所有教师、特别是中青年一代成为有所作为的学科建设者,崇尚学术,热心科研,互相帮助,共谋发展。
交通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夏飞教授,自2003年调入该校后,积极发挥学术骨干作用,现在的他,不仅是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带头人,而且在高速公路经济领域小有成就。作为国内第一个主持高速公路经济研究领域国家级社科基金课题的学者,他同时还主持着7个国家、省部级类似的课题。很多高校以优厚的待遇前来聘请,但都被夏飞教授谢绝了。
提及原因,夏飞教授很坦然的说:“搞科研,不管你有多厉害,一个人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就像水要放到大海里才不会干涸,人的事业也需要一个和谐团队的支撑。我对现在的这个团队很有感情。有一年暑假,我们学科组十几个老师和学生一同下乡做调研。白天分组出去做调查,晚上回来聚在一起共同商量总结。很热、很累的时候,大家就坐在屋外星空下,一起聊聊天、解解乏。虽然当时很辛苦,但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很温馨。团队成员之间没有勾心斗角,不论老师、学生,都相处融洽,彼此尊重,互相鼓励。”
和谐的氛围,事业发展的有利空间与条件,对在这里工作的优秀人才产生了较强的向心力,该校学科队伍日益发展壮大。正高职称近100人,副高职称250余人,博士和在读博士生10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省普通高校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3人,有35名教师成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十几年的时间,湖南商学院的学科队伍迅速扩充,优秀学术团队不断涌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