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极少听到工科学校敢于自豪地说自己是工程师的摇篮?”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高等工科教育与产业合作教席主持人查建中博士发出这样的疑问。
40多年前,他在清华大学读书。当时,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不少工科院校都以自己是“工程师摇篮”而骄傲。可是40多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高校更愿意说自己是综合性大学,而不愿意给自己带上纯“工科”的帽子,好像培养工程师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产学合作人才培养与就业高峰论坛”上,很多专家学者都发出了同样的疑问:为什么工科教育要“去工程化”?我们的工科高校到底是培养科学家的摇篮,还是工程师的摇篮?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专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就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为产业和经济服务。专业教育都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但是我们现在的专业教育是以教为主,而非以用为主。“就业导向”被轻视,甚至被认为是职业院校的特色。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坦言,现在不少工科教材,包括他自己写的教材,都是几十年不变,完全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而在这方面,职业院校与工科学校截然不同。这位院士去年到深圳的一所职业院校考察,一张课程表就让他感慨万分。看看人家的课程表是怎样设计的?不是传统的上半年基础课,下半年专业课;而是工作半年回来后,带着问题来学习,再出去工作,再回来学习。知识被活学活用。
上个世纪70年代后,工程教育出现泛科学化倾向。著名发明家、企业家、麻省理工学院校友BernieGordon博士批评工科教育忽视技能、能力和工程实践。他说,多年来从麻省理工学院雇用的工程师没有一个做成一件事。工程教育脱离产业需求是对产业人力资源的主要威胁,教育必须改革才能跟上产业的发展、为产业服务。
一组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美国培养了7万名工程师,中国培养了70万名。尽管在数量上有巨大优势,但是中国工科学生达到国际工程教育标准的比例并不高。查建中教授引用一组数据显示:中国的工科毕业生中只有10%适合在跨国公司工作,而比利时的比例是75%以上。
工程教育问题同样反映在中国学生身上。查建中教授引用了另外一位学者对中国一些企业工科毕业生的调查结论:缺乏对现代企业的文化和工作流程了解,缺乏团队工作经验,与人沟通能力较差,实践动手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缺乏创新能力,求职盲目,缺乏自信,不了解今后要面临的工作,同时过高要求工资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
到了人才市场,工科教育则是这样一种状况:产业找不到有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强的大学毕业生。学生抱怨在学校没有实践机会,学习空洞理论,求职盲目。家长抱怨学费高,培养出学生待业或找不到满意工作。学校面临实习经费短缺、企业对学生实习缺乏兴趣,大学科研成果极少产生经济效益。政府发现产业升级面临人才短缺局面、社会整体创新不足。
“这样就形成一个怪圈:一方面高校毕业生面临巨大就业压力,一方面产业缺乏人才;一方面高校科研成果累累但无效而终,一方面产业创新严重不足缺乏竞争力。”查建中教授说。
对工科教育现状的不满意导致工程教育要推翻重来。以美国为例,它从1986年开始,有关部门加大对工程教育和研究的资助;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国家工程院(NAE)和工程教育学会(ASEE)积极推进工程教育改革;MIT、斯坦福等名校的工程教育都进行了整体改革。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长R ichard Morrow这样评价工程教育的重要性:具有最好工程人才的国家占据着经济竞争和产业优势的核心地位。不止一位专家学者达成这样的共识:中国产业升级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我国提供人才的质量、规模和速度!是到了重视并改进工科教育的时候了!(记者 原春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