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互助 前厂后校
———浙江交通职院推行校企合作新模式
在校企合作中如何使双方合作更为紧密,成为利益的共同体?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作了一系列有益尝试并收到良好效果后又有新的举措。日前,一家从厂房规格、内外装修到仪器设备、员工着装均以“金丰”企业品牌形象设置的“金丰汽车快修学院店”在学院侧门正式开业。把“厂”开进校内的“前厂后校”办学模式,是该院对校企紧密合作、利益共享模式的探索,“快修店”也成为该院庞大的实训基地网中的又一“网线”。
浙江交通职院自1999年升格为高职院校以来,采取联盟、互助和扶持三种不同程度的合作模式,与规模不同的企业,分门别类地开展校企合作,使校企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学校先后与112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使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和顶岗实习形成系统。学院学生处和教务处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互相融通,交换信息,保证学院的培养计划与企业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融合,使学院教学工作更具针对性,使企业人力资源更加立体、充沛,保证企业密切关注学校的培养动态和节奏。学院科研处与企业的技术部门联合,互通情报,一起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在技术开发与转让中形成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在企业五年发展规划中体现对学校发展的参与,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学生参与企业的生产劳动,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经济价值,也为自身带来了经济收益。校企在此基础上扩大再生产、研究开发新产品,为学校扩大规模、改善教学条件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持,从而使校企走上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85%的学生带薪顶岗进入联盟式企业实习,其中航海类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酬金最高可达500美元。学生戏称实习基地为“岗前预科班”,他们说,进了这个班,我们从进校时被逼着学、推着学,转变为自觉学、主动学,在这个班里我们将课本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还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动脑、动手解决问题,努力使自己成为行业领域内有经验的熟练技术人员。上了“预科班”后,不少学生不仅把老师布置的课题做完,还要求“加餐”,甚至有人央求老师开小灶,多讲解些知识。
“金丰快修学院店”是今年四月浙交院与杭州金丰汽车有限公司签约,合作组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工学结合教学实训基地”及“浙江金丰汽车维修与培训基地”的一个营业性实体。金丰公司在“学院店”投入设备费六十多万元,根据运作状况,公司还将进一步投入资金。快修店的主干技术力量由金丰公司骨干师傅担纲,理论教师由学院提供,学徒由学院汽车系学生担任。届时,学生将在校园内实现“零距离”上岗。充当学徒的学生,经过师傅的考评合格,将直接进入员工队伍,根据需要分配在金丰各分店的岗位上。
维修店的另一功能就是为金丰公司开设培训,让公司职工定期进店“充电”,了解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更新汽车理论知识与技术,增强技能。学习、实习、工作,“前厂后校”的“一条龙服务”既解决了企业的人才储备问题,又帮助学院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时,产生的经济收益可解决困难学生的生活费,达到了利益共赢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