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向市场需求靠拢教学内容向岗位能力看齐
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方向
本报讯(记者 潘光)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才培养向市场需求靠拢,教学内容向岗位能力看齐。但在一些学校,由于不了解企业需求,培养的学生仍然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发展重点,前提是加快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校企合作是职教发展的方向性改革。”日前,在中国职教学会管理工作委员会召开的校企合作论坛上,教育部职成司司长黄尧这样表示。
近年来,校企合作已经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显现出极大优势,经验表明,凡是与当地经济结合紧密,与行业、企业合作紧密的学校,办学方向就明确,人才特色就突出,学生就业就有好形势。
2002年,杭州顿力公司选中浙江永康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培训基地,把企业职工分批送到学校培训,但是这个工作只培训了一批30人就停止了,原因是企业认为学校的教学内容不适合企业的需要。永康职业技术学校按照企业要求改革教学,参照企业岗位能力标准,提高学生“能说、会写、善干”的素质水平。现在学校培养出的数控技工被多家企业以高薪争聘,企业培训的订单也源源不断。
“校企合作不仅是职教的办学方式,更是职教的办学方向。”中国职教学会管理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刘淑珍认为,“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要追求培养目标与岗位标准的‘零距离’,但首先要重视教育过程的‘零距离’:在教学计划里,课程体系要遵循工作过程;在师资要求上,教学模式要符合工作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要覆盖岗位能力;在教育评价上,教育考核要达到能力的综合检验。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校企合作,改革就难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