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福建省高考理科状元陈默获得各方面奖励68万元,其中50万元被陈默捐给了南安一所中学。此事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讨论——
“有时我真想少考那么几分,如果自己不是状元,就不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也不用面对那么多的问题了。”自从以702分夺得福建省高考理科状元后,陈默的日子就没有平静过。接受采访、参加座谈活动、面对亲朋好友的祝贺和咨询,陈默一直忙得团团转。
而最近,关于状元奖励的问题更使陈默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媒体上。一个省级高考理科状元,短短一个月时间便获得各方面的奖学金68万元,这原本就是件足以吸引各方眼球的事情。而更让人感到惊叹的是,陈默一直认为自己用不了那么多的钱,所以又将其中的50万元转捐给了家乡南安水头的一所中学。
陈默一家的这一举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在称赞陈默义举的同时,也有些人开始提出了疑问:为什么要奖励状元那么多钱?高考状元是不是要奖励?奖励多少才合适?68万,是正常奖励还是太多了呢?
福建省高考状元获奖68万元
祖籍南安水头、在漳州一中就读的学生陈默,自从获得今年福建省高考理科状元后,就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获得状元后,来自漳州和泉州南安的一些基金会纷纷给予陈默重金奖励。仅仅一个月时间,陈默得到各方面的奖学金就高达68万元,这不仅在闽南各地引起了巨大反响,更是在全国各地引发了热烈讨论,许多外地网友纷纷感叹,福建对教育的重视实在是“太有财了”!
据悉,在得知陈默夺得状元后,母校漳州一中迅速给了她1万元的奖学金。同时,漳州香江房地产公司设立的“省高考状元奖学金”也给陈默10万元的奖励,此外,陈默还获得了漳州市级奖学金2万元。
而陈默的家乡——南安水头朱子祠基金会,更是决定拿出55万元作为陈默同学的奖学金,以奖励她为家乡学子作出榜样。据全程参与奖金讨论过程的朱子祠基金会副会长许一民介绍,奖金的决定过程经过了多次讨论和交流,最终才定下55万元这一数额。
许一民说,重奖不仅是对陈默为家乡争光的鼓励,同时也是希望用这样一种形式,让人们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也以此激发更多的学生发奋攻读,以陈默为榜样,拿出更好的成绩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状元忐忑不安中转赠巨奖
得到来自家乡的55万元奖金后,陈默和她的父母有些睡不着了。55万,陈默一家也知道这一数字意味着什么,该如何处理这55万奖金成了陈默一家最为头疼的事情。在获得漳州各方面的一些奖励后,陈默今后大学就读乃至进修的费用已经足够了。他们知道,如果拿了这55万元,恐怕将引起更多人的关心和议论,甚至出现不少非议。可如果不拿,那么多家乡人的热情和鼓励得不到接受,也会让他们感到非常失落。
左右为难的陈默一家最后商量决定,将自己家乡基金会的奖励转捐给当地的学校,也就是陈默父母曾就读过的水头南星中学。当陈默把这个想法告诉朱子祠基金会几位负责人后,他们非常感动。但基金会商量后,说什么也不同意陈默把所有奖学金全部捐献,他们认为,陈默今后大学就读、考研进修还需要花费很多钱,起码得留下5万元作为今后读书的费用。况且,家乡的心意无论如何也得接受,全部捐了就失去意义了。在基金会几位负责人的数次劝说下,陈默才接受了这一建议。
在7月下旬举行的颁奖会上,陈默当场便将50万元转捐给了南星中学,这一举动获得了许多人的称赞。对此,陈默表示非常感谢家乡人对她的鼓励,她十分感动,但这钱确实太多了,实在不敢自己一个人使用,所以才捐了50万元给家乡的学校,希望自己也能激发更多家乡学子认真读书,更希望自己转捐的50万元能给家乡的教育做点什么,让家乡培养更多的人才。
基金会奖励55万元并不多?
“很多人认为奖励55万元太多了,但我们认为对于优秀的人才来说,这样的奖励并不多!”参与奖金讨论的朱子祠基金会其中一个副会长吴启超告诉记者,决定奖励55万元并不是一时冲动决定,而是经过了多次讨论交流才最终确定下来的。
吴启超说,最开始,基金会是提出给陈默10万元奖励的,但提出这一意见后,基金会的一些出资者都不干了,他们认为10万元太少了。许多人认为,水头这几年的经济发展非常迅猛,在南安慈善基金会,水头企业家的捐款达4000多万元了,而对一个全省高考状元,怎么能给予太少的奖励呢?这不仅和水头的经济不匹配,更不能体现水头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经过多次讨论后,基金会最终提出了55万元这一奖励金额。吴启超告诉记者,在讨论过程中,他们特意翻看了从明朝嘉庆年间开始的所有记载,发现几百年来水头镇根本没有人在科举、高考中考过全省第一名。如今陈默给家乡人带来光荣,55万元的奖励并不算太多,水头人也完全有能力给予陈默这样的奖励。
吴启超说,奖励后基金会又多方面听取了一些水头人的看法,大家普遍都反映55万元奖励才能反映水头对教育的重视。许多父母也以此来激励孩子,希望孩子们能树立起信心,争取更好的成绩。不少水头人甚至表示,如果水头今后能再出这样的全省状元,也应该继续给予更多的奖金鼓励。
□各方争鸣
奖励带动了社会氛围
陈斌(南星中学校长):全省30多万考生,要出一个状元真的不容易,在教学方面来讲,有时候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对状元进行奖励,其实也是教育并鼓励后来人沿着前面的路继续前进,同时也带动了整个社会的教育氛围。目前我们整个社会对教育投入其实还是远远不够的,这次陈默把50万元奖金转捐给学校,确实是件难能可贵的事,可以带动更多人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巨奖可以激发学生自信
林先生(茶商):我们小时候是没有读书的机会,现在想读书也来不及了。我经常鼓励孩子要认真读书,以后才能出人头地。可孩子却老拿“百无一用是书生”来反驳我,他总是说你看谁谁没读书以后也当老板,有时候我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次高考状元获得68万元奖励,也给孩子带来很大的震撼,他很感叹原来优秀学生这么受社会重视。虽然我知道不能以金钱来衡量一切,但至少孩子已经改变想法了,这就足够了。
高额奖学金是否要交税?
苏先生(广告公司文案):国家规定个人偶然所得是要交纳个人所得税的,学生获得高额奖学金,其实也是属于偶然所得范围。虽然学生还在读书,没有固定收入,并不是税务局监管的重点,但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因此,我就一直有个疑问:学生得到高额奖学金,是不是也应该交税呢?
个人行为不必太多奖励
小张(华大学生):高考状元的成功其实只是一种个人行为,即便得到了状元,事实上也没有对社会作出重大的贡献,因此是否值得重奖,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我个人觉得,68万元的奖金确实太多了,完全没有必要,应该控制奖励的幅度。不过还好,这次的状元把50万元捐给学校,这还是值得鼓励的!
调查:
奖励状元并不鲜见
寒窗苦读最终获得优异的成绩乃至省市状元,对于这样的学生,闽南各地不少基金会一直是不吝啬奖学金的。记者了解到,去年,泉州七中“宏志班”的曾春明以673分获得福建省高考文科状元,泉州七中助学奖学基金就给予其5万元的奖励。2004年,厦门英才学校李人望以704分获得福建省高考理科状元,也获得学校董事会的5万元奖励。此外,闽南民间还有各种各样的基金会每年会对优秀学生颁发奖学金,甚至还有不少企业和个人对一些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各种奖励。
如泉州贤銮基金会,每年都会奖励一批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已经有5000多名学生获得了该基金的奖励。而今年以55万元奖励陈默而引起轰动的南安水头朱子祠基金会,其实在去年就曾奖励水头5名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每人奖励现金1万元。甚至,在安溪还有退休老人每年自行拿出几千元奖励当地高考优秀学生和全县状元。而一些企业自发奖励优秀学生的情况在闽南各地更是频频出现,如此次奖励陈默的漳州香江房地产高考状元奖学金就是专门为漳州学生设立的一个高考助学基金,今后,凡在漳州就读并摘取福建省高考状元桂冠的学生,都可以获得这一奖项。
争论:
状元是否就该重奖?
“太有财了!”这是许多人对此次陈默获得巨额奖励的一个感叹。在受到许多人关注和支持的同时,也有一些人对状元是不是应该重奖提出了疑问。
泉州某小学的林老师就提出,学生读书是分内的事,考出好成绩进入好学校是他们努力的体现和回报,社会其实没必要对所谓的高考状元进行太多的奖励。在林老师看来,有那么多钱更应该去奖励那些为社会作出贡献的科学家,而不应花在一个学生身上,因为国家培养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是需要付出非常大的花费的,不必要再过多地给予物质鼓励。
而在网上,许多网友更提出,现在全国各地还有那么多的孩子因为没钱读不起书,每年报纸刊登贫困学生的报道那么多,各地如果把奖给状元的钱给那些贫困学生,岂不是更有意义?有孩子读高三的张先生就认为,68万元的奖励对于一个学生来说确实太多了,这些钱如果用来资助农村学生,完全可以多培养几十个学生大学毕业。张先生说,还好这次状元提出把奖金转捐给其他学校办学,这本身是非常值得鼓励的事,家乡人也尽了心意,体现了对状元的奖励,而这些钱又可以帮助更多孩子学习,这非常值得称赞。
对于一些人对奖励的不同看法,朱子祠基金会副会长许一民表示,社会是有分工的,对贫困学生应该帮助扶持,但对于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也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全省高考状元,再多的奖励都不为过”。因为这不仅是给学生本人树立信心,也是给周围的更多学生树立榜样。
许一民举例,在水头,目前就有多个基金会,除了朱子祠基金会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还有关工委的助学基金会,该基金会就是对贫困学生进行帮助。许一民说,其实这两个基金会的会长都是同一人,两个基金会就好像两个口袋,左边的口袋奖励优秀学生,右边的口袋则帮助贫困学生,今年,助学基金会就打算对一些贫困学生颁发每人3000元左右的助学金。
部门:
奖励应该量力而为
对于南安朱子祠基金会奖励陈默55万元,南安教育局副局长梁赐生表示,该基金会是民间设立的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的基金会,教育部门并未参与其中过程。对此,教育局的观点是:不提倡也不反对。
梁副局长告诉记者,南安这几年对高考优秀学生的奖励基本都是民间行为,政府并没有专门针对高考状元的奖励,甚至这几年来,教育部门也越来越倾向于“高考状元不过分宣传”的态度,更不提倡各部门和学校对优秀学生进行重奖。但对于民间一些自发的对高考状元的奖励,因为没有法律规定禁止,所以也不会反对。
据梁副局长介绍,在南安,民间有很多华侨、企业家设立了各种奖学基金会,作为对南安优秀学生的奖励,比如,某华侨基金会就对考上北大和清华的学生各奖励1万元,还有一些基金会对各级状元进行适当奖励。梁副局长认为,民间各方面对教育有这样的热情,教育部门当然不会反对,毕竟教育是一件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事,社会各界能自发形成力量支持教育事业,激发学生的信心,这样的行为本身是值得鼓励的,但也要提醒各个民间组织奖励应该量力而为,奖励适当才是对人才最大的尊重。记者 黄耀腾 实习生 庄奕烨
□泉州状元谈奖励
泉州文科状元曾蔚萍:
适当奖励可以 但不用太多
自从以637分获得泉州市高考文科状元后,泉州五中的曾蔚萍日子也难得平静。应酬、咨询特别多,但曾蔚萍却认为,高考状元的身份并没有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变,只要自己保持比较好的心态,能帮助别人的尽量帮助,日子还是一样过。
曾蔚萍对记者表示,获得高考状元,自己并没有得到多少奖励。因为泉州五中的习惯是不对高考状元设奖。曾蔚萍说,目前就知道一个基金会要给自己奖励甲等奖学金1500元左右,其他暂时还没有。而对于奖励高考状元,曾蔚萍则认为适当奖励是必要的,因为这是对学生努力的一种肯定,更是对其他同学的激励。“但奖励不用太多,一两千元就够了。”
曾蔚萍表示,学生的任务还是要认真读书,拿太多的钱未必就是好事。而且奖学金其实也更应该给一些生活困难的学生,这对他们的帮助更大。
原载 《海峡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