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高考会取消? 最后阵地上海再次遭遇考生锐减
资料图片:2007年上海春季高考招生人数、报名人数和报到人数下降
作为最后一个仍在坚持春季高考试点的城市,上海目前有些尴尬。
在刚刚结束的2008年春季高考中,仅有6177名考生,报名人数较2007年春季高考锐减30%,较2006年春季高考更是下降了一半。与此同时,高校招生的热情也在变冷。2006年,上海参加春季招生的普通高校为12所,2007年降至9所,2008年缩减为8所。
本意为考生创造更多选择途径的春季高考,为何连年受到冷遇?
新模式先热后冷
四个试点只剩上海一家
自2000年以来,春季高考先后在北京、上海、安徽、内蒙古4个省、市、自治区试点,形成了普通高校每年有“两次考试、两次招生”的新模式。实行几年,春季高考呈现由热变冷的态势。
春季高考与传统的秋季高考不同,其主要特点在于:高校和学生有了更多自主权。高校在招生计划上有调节权,可适当扩大招生名额。考生可根据学校、专业选择参加一所或几所高校组织的综合能力测试,若同时被几所高校录取,可自主选择一所学校报到。
但是,这一改革在2004年出现了变化。这一年,内蒙古首先取消春季高考,安徽则是最后一次春季高考,而北京的报名人数首次出现大幅下降,并在2006年宣布取消春季高考。上海成为最后一块阵地。
尽管其他城市相继淡出,上海的态度依然没有改变。“之所以坚持,一方面是希望为考生提供多次选择机会,另一方面希望这块‘试验田’为秋季高考改革积累经验。”上海考试院领导如是说。
考生难舍“本科情结”
春季高考沦为“热身赛”
春季高考被很多考生当作是一次秋季高考的 “热身赛”,是它遭到冷遇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年来,受学校教育资源的限制,各种软硬件设施的发展跟不上扩招人数的膨胀,原本参加春季高考招生的高校也正在退出。2008年春季高考中,上海的公办高校只剩下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商学院,其余4所均为高职(专科)学校。
2007年,上海春季高考报名考生共有8479人,计划招生1862名,但最后超过一半的达线考生连志愿都没有填写。在被录取的学生中,本科录取报到1121人,完成招生计划的100%。但高职(专科)只有422人录取报到,仅完成招生计划的56%。从中不难看出,考生仍然难舍“本科情结”。
不过,上海市教育部门认为,报考人数逐年递减,并不能说明春季高考不重要。
由于参加春季高考的考生是复读生,随着上海高校秋季升学率的逐年递增,每年复读生的绝对数也在递减。
春季高考只是探索
即使取消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春季高考“越来越狭窄的生存空间”,教育专家建议,必须改变现有的招生模式。
教育问题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认为,现行的春、秋两次高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多次高考。春考只是给考生增加了一次选择机会,从它的报考对象和参加高校来看,主要是落榜生和少数高校参加的高考。它和秋考是两种不同的体系,考试成绩无法通用。不像国外的SAT和GRE考试,一年多次开考,任何一次成绩都可以用来申请进高校。其次,重点院校不参加春季招生,也是一大制约。要真正发挥多次高考的作用,还得让更多院校参与进来。
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项家祥则认为,春季高考只针对落榜生、往届生等,限制应届高中生。他建议,中学阶段应健全和完善学分制,这样部分优秀高中毕业生便能提前毕业,同往届毕业生、落榜生一起投入春季高考,也为重点大学参与招生创造了条件。
事实上,春季的招生对象已经发生了变化。和2007年相比,2008年的招生对象和报考名额有所放宽,具有上海蓝印户口和持有上海市人才引进居住证一年及以上的考生均可参加。
专家认为,春季高考是高考改革的一个探索,但制度仍不完善。对某些高校来说,春季高考打乱了整个学校的课程设置。如果春季高考真的到了要取消的那一天,也不必太在意,因为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每所高校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招生方式,大家探索高考改革的脚步不会停止。(记者 王有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