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报考在线 >> 新闻资讯 >> 校园资讯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教育孜孜以求:让孩子满意 家长满意 人民满意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21

   上海小姑娘韦笑笑非常开心,今年秋季,她顺利地升入黄浦区一所公办普通中学。“起初,爸爸妈妈也想花钱让我择校,但后来听说区政府在公办中学投下了好多钱,我们想公办中学有钱了也会照样办得好,就不择校了。我不用考很多试,过很多关,也能上好的学校,真开心。”

    在河南郑州,随爸爸妈妈一起进城打工的小东东也非常开心,因为今年他所借读的学校免去了他的借读费,据河南省教育厅的人介绍,这项保证农民工子女“有学上有好学上”的工程免收了32.3万农民工子女的借读费,直接为这些农民工家庭减轻经济负担1亿多元。

    这两个孩子的开心,正是中国多年教育改革孜孜追求的目标——让孩子满意,让家长满意,让人民满意。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决定》提出: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在党中央的重视下,在不断深化的改革中,教育,将以人民的满意为目标,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义务教育“同在蓝天下”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这是温家宝总理2003年“教师节”考察北京玉泉路小学时,在黑板上深情写下的字句。时至今日,“同在蓝天下”这句给人以无限畅想的话语,已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代名词。

    均衡,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的当今中国,不是一件易事。但是,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工作,无论如何也要迎难而上。

    2006年春天启动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简称“两免一补”,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新的学期到学校,两免一补真热闹。爸爸妈妈开怀笑,同学乐得呱呱叫”,“中央给咱办实惠,农民种地不交税,娃娃上学不交费,真是和谐好社会”这些新的流行语,以及一些地方的农民为“两免一补”而跑到学校放鞭炮、舞狮子,让我们体会到了“两免一补”给农民、给农民的孩子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出,在2006至2010年5年内,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累计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182亿元,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共落实改革资金133亿元,各地落实改革资金77亿元,惠及40多万所农村中小学、5000多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彻底杜绝了农家娃因贫辍学。

    如果说“两免一补”是保证农村孩子“有学上”,那么,“特岗教师”政策的执行、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铺就,则是为了让农村孩子“有好学上”。

    教育质量关键在老师。今年5月,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编办四部门联手推动,设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截至今年8月底,1.6万名大学毕业生已经奔赴西部地区260多个县2850所农村中小学,大大改变了西部农村学校教师紧缺、素质亟待提高的现状。而从2004年开始跨越千山万水铺就,目前国家已投入80亿元的远程教育网,则让那些身处高山峡谷、密林深处、大漠戈壁的孩子也能听到全国优秀教师的讲课,真正实现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美好梦想。

  职业教育也要“211”

    近日,万绪婷的故事在她的家乡河北省阜平县雁头村引起了震动。2002年,家境贫困的万绪婷初中毕业,当时她只想去干农活,不想再继续上学。然而,阜平县职教中心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和零费用上学,吸引她报考了这个专业。“结果,上职高3年不但没花钱,还挣了两万多,既学了本领又就了业。”今秋新学年开学,这个地处太行山腹地的贫困村出现了争相报考职教中心的“职教热”。

    职业教育让山沟农民走上富裕路,于个人而言,是家庭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个人前途命运的美好;于国而言,却是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全民素质的提高,是城乡差别的渐渐消弥,是社会和谐因素的递增,是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愿又迈进了一步。    

    “211”,这个普通的数字在教育界却是叫得最响当当的数字。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国高校实行的“211工程”,其最大的含义就是“重点建设”。今年11月,教育部宣布,为发展职业教育,在“十一五”期间,全国将安排专项资金20亿元,建成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职业院校的‘211工程’”,这是人们对这项政策的解读,就像“211工程”给中国普通高等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那样,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意义在于加快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

    这只是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起步。“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140亿元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140亿元,既投向硬件建设,也有为贫困家庭学生设立的助学金,还有职业院校师资的培训经费,在财政和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在职业教育锐意改革的进取中,职业教育将向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迈进。

    高等教育应“顶天立地”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20多年前发起农村土地承包制的地方,如今正被在这里种蘑菇的来自安徽科技学院的3位大学生激发起新的热情。与以往来到田间地头帮农助农的那些大学生不同,王中华、苗娟和周盘龙大学毕业后把户口落在了这里,现在是小岗村的正式村民,从暑期到现在,3个人在这里种蘑菇的收入都已经超过了3万元。3位大学生的到来,激发起当地村民种蘑菇的热情,村民们觉得有了技术靠山,还通过民主选举把3位大学生选为小岗村村委会副主任。

    就在王中华等3名同学以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把学问做到田间地头的时候,“本科生质量下滑”,“研究生质量下滑”的呼声却越来越高。

    可以说,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中国教育界一直在努力着。努力建设成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985工程”,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使一批重点学科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211工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研究性教学,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改革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大到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与措施,小到“教授上讲台”这样的规定,都是高校围绕“质量”这一核心而做的文章。

    “高等学校应‘顶天立地’。”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今年11月举行的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这一观点,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了思路。所谓“顶天”,就是在学科前沿有所突破,带来整个产业链的巨大变化,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释放,造福于全人类;所谓“立地”,就是高校在发展中要高度重视面向“三农”第一线,特别是着力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造福农民群众。

    “顶天立地”,就是培养一大批具有原创力和民族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最终成就的是人才对自身的满意,更是人民对教育的满意。(记者 王庆环)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普通文章内蒙古新增9种专业学位 硕士点达到24种
    普通文章2011年河北省博士研究生5-15日网上报名
    普通文章2011年海南省普通高考网上报名填报办法
    普通文章2011年高考山西艺术类共报考52442人增加
    普通文章高考报名1月10日结束 考生请及时填报个
    普通文章辽宁省2011年63573人报名考研 应届占65
    普通文章重庆今年报考研究生人数为28448名 增幅
    普通文章山建2011年招155名专业硕士
    普通文章高考今日起报名 海南省外借读生需提交审
    普通文章浙江高考加分公示内容删繁就简遭质疑
    最 新 推 荐
    推荐文章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戏剧节目评选
    推荐文章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名单
    推荐文章[图文]2008美国顶尖大学最新综合排名
    推荐文章内蒙古2008下半年自考继续实行网上报名
    推荐文章四川高考延考区本科各批录取控制分数线
    推荐文章[图文]陕西:2008高考网上填志愿 数学英
    推荐文章过来人谈北京公考:亲历08年国考 备战08
    推荐文章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冬季联合招
    推荐文章中国毕业生出路最好的十所大学
    推荐文章教育部:2008年高考科目时间安排公布
    相 关 文 章
  • 紫光安德鲁荣获2008年度最佳酒店培训机

  • 男子"另类"求职很雷人 到大学门口寻找浙

  • 在校大专生开公司 不到一月营业额达8万

  • 第十四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活

  • 内地动漫教育与市场严重脱节现状引关注

  • 中国发布2部汉字使用规范 克服乱拆乱讲

  • 教育界人士称省级教育部门统一招聘教师

  • 重庆两大学生开网店一年纯收入超10万 将

  • 上海:14名大学生争抢1个“村官”岗位

  • 博士点申办失败,教授不想上课 负载太多

  • 图片新闻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