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很多大学生开始实习。没有“关系”找不到实习单位、学校安排的实习不合心意、实习如同打杂……实习,已经成为不少大学生最头疼的问题。严峻的金融危机使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应聘单位最看重的“实习经历”一项,已经成为许多学生的软肋。对于没有经验的学生来京,该如何去实习?实习中该学习什么?如何实习才更有效?一些实习机构应运而生。
■现状
1.实习时间太短暂
“学校给安排的实习就5天。”张培阳(化名)伸出左手张开,“你相信吗?5天里面,3天开会,两天参观。”张培阳是北京某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大三时学校安排他们去某物流公司实习。可没想到,实习总共5天,前3天是物流公司的人讲课——内容与学校课本一样,之后两天就是参观公司的各个操作流程,之后还煞有介事地颁发了《实习鉴定书》,“你说我拿着这样的实习鉴定书去找工作,会有人看吗?”张培阳提起这次“实习”哭笑不得。
2.实习只是走过场
而另一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女生冉冉(化名)对实习充满了担忧和困惑。大学四年,学校也陆续组织过几次实习,但并不能达到她理想的效果:有时候实习是为期一到两个月的学习,有时候仅仅是简单的参观,就相当于走过场,既无法接触到更深层次的内容,也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在,“时间太短、机会太少,我们无法产生更深的感受,学校也没有老师给予专业的指导。”
3.找实习要靠关系
和他们相比,更多的学生抱怨学校对学生的实习课程不够重视,“都要靠我们自己去找,家里没关系的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一位北师大中文系的女生说,学校给安排的实习岗位均属于“教育实习”,就是到学校去任教,对于无意从事教师行业的学生来说,这并不是他们想要的实习。于是这些学生只能自己出去联系实习单位,“基本上全凭家里关系”。
实习培训
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帮助大学生提高工作技能、推荐实习单位的培训应时而生,“去大企业实习”的诱惑吸引了众多学生的注意力。这些培训各具特色,有意愿的学生可参考这些培训,找到适合自己的机构。同时,要注意辨别,擦亮眼睛,这样才不会上当受骗。
培训A 市场培训强调实战
今年3月底,张培阳和其他来自北京工商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不同学校的同学一起报名参加了北京某文化传播公司开办的实习培训课程,该课程目前以市场类培训项目为主,学生可以参与企业提案和推广执行活动,进行渠道和客户实战谈判沟通,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培训结束后,学生将有机会被推荐到一些公司,参加业务推广等活动。
>>项目特色
大量实战积累经验
该培训项目的发起人表示,在招聘单位眼中,大学生简历上的“实习经历”大多都不合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没有实际内容,专业性弱;二是实习工作就是打杂;三是实习内容空泛,学不到东西。比如某通信专业女生的实习经历——暑假期间在家乡的移动通信营业部实习一个月,每周换一个部门,“这样蜻蜓点水式的实习,根本不可能学习到有用的知识”。
“大学生缺的不是技术,而是一种心态和见识。”这位实习项目发起人说,大学生普遍缺乏实习和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实战锻炼项目穿插在培训中,通过大量而系统的实战,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工作经验、丰富职场资源。
目前,已经有200名学生报名参加培训,学费在1000元左右。而且,学生开始实习并不意味着课程结束,学生在实习和工作过程中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和老师沟通,“我们也会选出优秀学生进行免费培训和锻炼”。
>>学生反应
实习带来真实感受
北京工商大学一位法学专业的大三女生说,自己在参加实训课程的过程中,都是作为企业的正式员工身份去和对方谈合作,这让她有一种“真实”的感觉,这是学校的模拟实践不能比的,“如果谈成了,公司马上会去铺货。我感觉很充实、有成就感”。目前,她和另一位女生代表一家公司的市场销售人员和北京50多家娱乐场所谈判,将后者作为公司新产品的派发点,达成合作意向的娱乐场所已有30家。
实习培训内容
实务:日常事务处理,职场规则,企业用人、选人标准及如何培养提高职业素质与技能,由康师傅、国旅等企业高管授课;
实践:要求学员全程参与执行产品落地推广、按要求提出产品推广策划案、与企业正式人员或独立进行渠道公关建设并维护,要求全通路接触、协助企业人员进行客户开拓与维护;
实习:优秀学员可被推荐到部分名企实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