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怕学生早恋,就规定不准男女同学独处、交谈,甚至规定男女生之间应保持的标准距离是44厘米;怕男女同学发生大量身体接触,校园华尔兹男女生不配对……现代教育在男女问题上依然如此原始和荒唐,不禁让人想起了上个世纪鲁迅反对“禁止男女同学同泳”的事情。
上世纪30年代,国民党北平市长袁良下令禁止男女同学、男女同泳。鲁迅听到这件事,把这条可笑的禁令狠狠地批了一通:“这样看来,我们的古人对于分隔男女的设计,也还不免是低能儿;现在总跳不出古人的圈子,更是低能之至。不同泳,不同行,不同食,不同做电影,都只是‘不同席’的演义。低能透顶的是还没有想到男女同吸着相通的空气,从这个男人的鼻孔里呼出来,又被那个女人从鼻孔里吸进去,淆乱乾坤,实在比海水只触着皮肤更为严重。对于这一个严重问题倘没有办法,男女的界限就永远分不清。”
男女之间的生理差异是自然造化,本无须遮掩与回避。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本来就有的神秘感只能因遮掩回避而强化,而不是消失;再者,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的社会属性大于自然属性,男女生之间接触的“不便”,只能靠学校与家庭的教育而疏导。在男女问题上,宜“疏”不宜“堵”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不否认早恋因接触而起,但如果因为怕早恋而禁绝正常的接触,则不仅仅是因噎废食,更是对自身责任和义务的逃避,是教育方式的简单和粗暴。
莎士比亚说过:“假使用门关住了女人的才情,那么它将会从窗子里钻出来;关了窗,它会从锁孔里钻出来;塞住了锁孔,它会跟着一道烟从烟囱里飞出来。”男女问题上的“堵”是最简单、最粗暴、最无能也是最无效的做法。男女生之间的交往空间是巨大的,你“堵”住了这一个,却永远没办法堵住更多的。对于校园集体舞,优美的华尔兹因男女配对才显出美感和活力,学校的责任,就是要从人的社会性着眼,在道德、教育、疏导上多做文章,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而重新编创男女不配对的华尔兹,不但让优美的校园舞蹈不伦不类,更折射出校园教育缺乏自信的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