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一些不宜撤并的教学点需要给予更多关注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问题,近年来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布局调整后的集中办学整合了教育资源,大大提高了优质资源的使用效益,但对于一些不宜撤并的教学点,如何在效益与公平之间求得平衡,也成为目前社会和教育界关注的话题。
日前,在香港乐施会的资助下,一些来自高校、研究部门、宣传战线的研究者相聚“21世纪教育沙龙”,就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条件强百倍,上学犯了难
大雨过后的河水涨了许多。苏世菊——一个十岁的女孩儿,和她的几位同学一起手拉着手小心翼翼地下山、趟河,走在回家的坎坷路上。天黑后,这位小姑娘还要在半路上的一位同学家吃晚饭,然后借宿一夜,第二天才能回到家。苏世菊的家在陕西边远的某县漳河乡,那里有山有水,但那山那水都是她上学的“拦路虎”:因为布局调整,她要翻山涉水走25里路才能到学校。虽然是在学校寄宿,但每次回家却是个大问题———贵州大学副教授杨兰等特地带来了他们真实生活的录像。
几个孩子现在就读的漳河小学,条件比他们原来所在的小教学点强了百倍。但是,上学的路却因此变得充满艰辛。而他们,就是一些边远地区学校布局调整后,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的学生的缩影——在广西、云南、贵州、甘肃等省区的一些交通极为不便的地方,这样的情况并非个别。比如在贵州“两山能对话,相会要半天”的独特地理条件下,有些乡镇的小学生在结束教学点或初小的学习后,由于到中心小学实在不便,干脆不上。
集中与设点应该兼顾
“集中资源办学,是在教育资源匮乏和不均等情况下的一种迫不得已的办法。这固然会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但从全局看,却为提升一个地区的整体教育水平奠定了基础。”代乐——贵州日报科教部一位关注农村教育的记者,引用该省教育厅一位工作了30多年的退休老处长的话说。“最明显的成果,就是近年来涌现在贵州山乡的一栋栋漂亮的‘义教工程学校’。如果不是集中资源办学的政策,建这些学校的资金可能就要平摊到周围很多学校,而撒胡椒面式的投入永远建不起好学校。”
曾连续3年参加了省政府对县级政府“两基”验收的代乐,说到贵州省在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中,并没有进行“一刀切”的校点撤并,给很多地处边远的孩子创造了方便上学的条件。
一个多月以前,代乐曾到贵州最贫困的县之一——紫云采访。在曲折的山路上跋涉了一个多小时后,在水塘镇格井村一个至今仍住在洞穴中的村民组看到的情景让他大吃一惊:这个居住着16户人家的洞穴中,居然生存着一所小学!学校有8名教师,正式、代课教师各4名;168名学生中,除了洞中人家的孩子,还有附近村庄甚至邻县的学生。如果按照集中资源办学的政策,这个教学点肯定在被撤并范围内。虽然学生不多,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考虑到这里不通公路,不但没有把这个教学点撤掉,还在“两基”攻坚中给他们配备了3名正式教师。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使得这个自然村寨保留下来一所完整的小学,并且越来越壮大,不仅服务了洞穴中的十几户人家,更把资源辐射到了周边。
应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的所长袁桂林教授在对布局调整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首先应该借鉴国际经验。
“这并不是一个中国独有的问题,在美国、日本、俄罗斯……各国都有。”美国的做法是有种流动的教师车,像家庭的房车,教师采用聘任制即市场化的机制。受聘的老师可以是夫妻俩,共同到教学点去住上一年执教。人员能够轮流起来,教学点的问题就解决了。在俄罗斯特别偏远的无人区,虽然只有个别居民在里面居住,但政府都要派直升机接,保证他们每天能够到一个较大的学校来,真正把义务教育作为国家行为。日本地域虽不辽阔,但山区也有小教学点。袁教授发现的一个例证是一个只有两个孩子两位老师的小“学校”。到2003年,两个孩子要毕业了,而且将会五六年没有接续的生源(村子里没有适龄儿童入小学)。在当地人的要求下,两位老师不走,这所小学就变成了文化活动站保留下来。
袁桂林认为,布局调整应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今年,关于新农村建设,文化部通知要求村村建立文化站,科技部也出台了相应的决定,而农业部也有一些规划和考虑。“国家各部委之间应该加强协调,用不着每个部门各建一摊。应把小教学点与各种要建的站、点、网、社区尽可能结合起来统筹考虑。这样,学校的布局就不会盲目地撤并或撤销了。在新农村的村落规划中,文化设施应该有学校教育功能和传播文化的功能,白天学生上学用,晚上就是村民的活动场所,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本报记者 苏婷)
短评 要便利也要优质
为防止在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出现新的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问题,教育部今年6月曾明确提出在交通不便地区要保留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切实解决农村边远山区中小学生上学远问题。保留这些村小和教学点,既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解决边远地区学生上学问题的现实之举;也是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孩子上学权利的必然要求。
但是,对于这些保留下来的村小和教学点而言,同样存在一个如何办好学校、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在村小和教学点大力推行以光盘教学为主教师教学为辅、光盘教学与教师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实现途径。同时,本文提出的借鉴国际经验为教学点配备优质师资,教育、文化、科技、农业等部门相互配合,从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把教学点建成集学校教育和文化科技传播功能于一身的“多功能体”,同样值得借鉴。
《中国教育报》2006年12月21日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