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人眼里,她们是美丽可爱的天之骄子,可是在同学们眼里,她们是地道的破烂王,她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建起了郑州市第一个校园废品回收站,她们的勇敢和智慧感染了同学,于是校园里再也见不到塑料瓶子和废纸,因为大家要把这些废品留给身边这群美丽的“破烂王”。
灵感闪过女大学生成为破烂王
“我这里有1个蛋糕盒子,要不要?”“要,2毛钱一个。”每天中午,在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学生公寓的C楼下,都会有几个女大学生摆两个桌子,桌子侧壁用红纸贴着“废品回收”,其中一个桌子收瓶子,一个桌子收废纸和杂物。收完之后,她们把废品运回到学校西北角的仓库里,然后匆匆忙忙地吃完午饭便去上课。晚上放学之后,按照分工,一部分人去继续收废品,另一部分去仓库整理白天收回来的杂物。
回收站的站长叫翟方莉,今年20岁,是郑州旅游职业学院05级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说起当初创建校园废品回收站的初衷,她一脸感慨:“今年春天,有一次我发现宿舍里扔了很多废瓶子,后来观察校园里也扔了很多,当时刚好学校鼓励成立社团,让同学们多锻炼锻炼,于是有一个灵感在我脑海里闪过,‘成立个废品回收站’多好!我把这个想法跟同宿舍的几个姐妹商量,得到了她们的支持,校团委也支持我们,给我们拨了一百多元的启动资金,还申请到了一个小仓库。”
就这样,在2006年4月25日,由9个女大学生创建的校园废品回收站成立了,当天中午,翟方莉便率领大家开始营业。
困难重重回收站成员分头取经
开业前几天,她们2毛钱收的瓶子到市场上只卖一毛五。秤怎么看?怎么分辨好塑料与坏塑料?怎么识别塑料瓶子和金属瓶子?财务的账怎么记?回收站怎么管理?9个人决定分头拜师学艺。
负责业务的吕卓君和翟方莉是同班同学,每天下课做完功课,她都要骑着自行车跑到十里外的一个废品站做学徒:“那段时间很苦,真的,刚开始那家师傅不肯教我,我也想退却,但我想大家推荐我来学业务,证明信任我,我得学好,所以咬着牙坚持着,抢着干最脏最累的活,并且分文不取,终于那个回收站的师傅感动了,教了我很多东西,一个月下来,我可以熟练地使用杆秤,用手摸摸就知道这个瓶子是不是好塑料,是铝还是铁。”
05级会计专业的李雅静负责财务,回收站一成立,她便到学校的财务室,跟着会计学习日常的记账、查账、控制预算等;葛琳琳是仓库管理员,做完功课,她就跑到其他废品站去,观察废品的分类与管理。而其他成员则都到市场上去搞调研,看看市场上废品的收购行情。
喝完水后同学们把瓶子放她桌子上
经过一个月的学习、摸索,回收站开始步入正轨,但是很少有同学主动把废品送上门,“所以我们就商量着主动出击,直接拿着秤到宿舍、教室去,但想是这么想,真正迈开这一步很不容易,女孩子爱面子,敲开其他宿舍的门后,你推我我推你都不敢进。”翟方莉说,刚开始为了能相互鼓励,大家都是结伴行动,锻炼一段时间后大家都能昂起头,大方地走进教师的办公室和其他年级宿舍的时候,大家才开始单独行动。
“现在,我们班同学喝完水后都直接把瓶子放到我桌子上,如果哪一段时间学习忙,不来班里收废品,我们班同学都会问,站长,你咋不收废品啦?”吕卓君说,她们班同学都说她是班里废品站的站长,平时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吕站长。校团委书记毛艳也告诉记者,自从建立废品回收站以来,同学们都不再往校园里乱扔水瓶和废纸,大家把废品留着卖给姑娘们。
废品款捐给贫困学生
半年多来,翟方莉和同学们收了两万多个瓶子、八百多斤废纸、纸箱、塑料等,废品款100多元,200多元,300多元不等,最多的时候卖了1400多元。
“每次卖完废品的钱,我们留40%做我们的活动经费,做继续回收废品的循环资金,剩下的60%全部交到学校的贫困生资助中心,用于资助贫困生。”翟方莉说,虽然交的钱很有限,但是这是大家的一片爱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