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即将消失的2007年的背影,你会发现:在中国教育发展的辞典里,有一个词频现且耀眼,那就是“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循着2007年中国教育发展的脉络观察,一条主线清晰可见: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均衡发展,资助弱势群体,这一年可圈可点。
免费义务教育
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里,胡锦涛总书记对过去5年的教育成就高度概况为两句话:“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将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教育部部长周济曾说,“这几年教育公平是我们的重点工作,最重要的是抓农村教育,抓农村教育本身就是抓公平。”
从2006年3月起,国家率先在西部地区和中部部分试点地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07年在全国农村推开,到2010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新增经费累计将达2182亿元,仅今年,各级财政就安排资金619亿元。
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把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给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堪称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西部“两基”攻坚
中国再次创造教育史上伟大奇迹
历史不会忘记:新千年伊始,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大范围的教育普及变成现实——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随着西部地区攻坚战的完成,中国再次创造了“教育史上的伟大奇迹”——西部地区整体实现“两基”,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完成义务教育。
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目标如期实现,成就举世瞩目:在410个攻坚县中,368个实现了“两基”目标,其余42个达到了“普六”标准;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8%,比2003年初的77%提高了21个百分点; 各省初中毛入学率超过规划提出的90%;西部地区累计扫除文盲600多万人,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
“两基”攻坚,给西部农村教育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幢幢新校舍拔地而起,学生们通过信息技术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如今,西部令人陶醉的不仅是风吹草低、长河落日,更有美丽的校园和孩子们的笑脸。
正如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办公室主任陈小娅所说,在短短4年时间里,“两基”攻坚实现了西部广大群众多年的夙愿,圆了西部几代人孜孜以求的梦想,实实在在地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践证明,中央对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决策是英明正确的。
资助贫困学生
500亿元保障贫困生上学不发愁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宣布:从今年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同时,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这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事,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行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对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每年资助500亿,受助学生2000万”。具体地说,今后每年用于助学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到500亿元,受助学生约2000万元,其中包括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职学生。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等职业学校形成了国家助学金,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学校减免学费等多种形式的资助政策体系,国家助学金将资助所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今年年底前,国家又启动资助普通高中贫困生政策,中央财政安排彩票公益金3亿元,用于资助中西部地区22个省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县镇和农村普通高中家庭特困学生,资助名额30万人,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学年1000元。
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必须切实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问题。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学、能够上好学,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
师范生免费教育
1.2万名师范生享受“免费大餐”
从今年秋季开始,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约1.2万名学子享受免费师范生政策,大部分名额向中西部地区投放。这项政策结束了1997年以来我国大学招生并轨后师范生收费教育的历史,恢复了改革开放后一度实施过的师范生补助政策。
我国普通中小学教师目前有1043万人,小学教师大部分在农村,初中教师半数在农村。然而,农村中小学特别是贫困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现象比比皆是。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规定,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国家鼓励免费师范毕业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可以想见,未来会有更多的优秀教师走进农村中小学任教,为中国农村教育擎起一片蓝天。此举对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都将产生巨大影响,其现实意义非同小可。
高考改革
高考朝更加公平公正方向发展
30年前,高考恢复时,人们这样评价:恢复高考其实是恢复一种社会公平。30年来,尽管高考改革一直没有停步,但人们越来越感到,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高考凸显出种种弊端。于是,改革高考的呼声日益高涨,有人甚至提出废除高考。
2006年,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被称作“中国高考制度改革的破冰之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2007年,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广东、山东、海南、宁夏等4个省区率先进行了高考改革新方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既体现素质教育理念,也追求教育公平,兼顾统一性与多样性。4省区高考为高考改革进行了大胆探索,对高考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向作用。
今后高考改革的方向是什么?毋庸置疑,应当是朝着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不仅命题要公平公正,招生也应当更加公平公正。比如,教育部所属高校作为全国高校,属地招生名额不宜占得太多。这一点,相关高校已经做了一些调整,相信以后会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迈进。
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公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推进教育公平,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任重道远。(记者 袁新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