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有两把锁:城区学校大班额,农村资源白浪费;解决办法是一把钥匙——
江苏大丰农村学生享受小班化教育
今年新学期升入初中的施因殷,通过家长的“努力”,择校到城里的一所实验初中上了一段时间课。回家时,听说自己本该就读的大丰市裕华镇初级中学今年起推行小班化教学,就去看了看。一比较,自己在城里读书的班级将近60人,挤满了教室,老师在课上课下都很难关注到自己。而这里小班才30人,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和同学之间的轻松交流让她感到亲切,再说农村学校的所有硬件设施都不比城里学校差。于是,施因殷又回到了裕华初中上学。几个月来,她不但自己发展得更好:学习有劲头,当了小干部,还给家里节省了一大笔开销。
经过一年的先期试点,从2006年秋季学期起,江苏省大丰市的农村中小学起始年级全部实现小班化,明年将全部推开,农村孩子先于城市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小班”成为该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词。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得力,大丰市在全国农村较早实现了人口负增长。在学生数逐年减少的情况下,该市经过十多年的布局调整,每个镇只剩下一所中心小学和一所初中,办学条件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但是,一些农村家长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教育的重视度和期望值都急切走高,总觉得城里学校的教学质量一定比农村学校好,所以,近两年不断有农村学生通过“择校”进入城区学校。由此,造成了城区学校班额大,而农村学校在硬件建设甚至超过城区学校后,却遭遇生源减少、资产闲置和过剩等困境。如果不迅速提升农村学校自身的办学水平,则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迫在眉睫。大丰市根据本地实际,在去年几所学校进行试点和今年的准备后,于新学年在农村中小学起始年级全面推出了“小班制”,以30人左右的班级、低师生比的优质和精品教育作为亮点吸引学生和家长。教室里,普遍新增了每人一格的墙柜,桌椅根据教学需要摆放成扇形、马蹄形、半圆形等形状;因为空间变大和相应而来的时间变多,教学中“探究”、“分组”、“分层”、“合作”等方式可以交替使用;教师当堂面批作业,及时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找到问题并进行补救;一些胆小不敢说话的孩子因为频繁发言的锻炼开始不怯场了……因为学生数减少、师生互动空间增大,使基于情感品质、道德成长、能力培养的教学创新成为可能,从实施效果看更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记者在去年试点的裕华中心小学看到,除了漂亮的课桌椅,每个小班还配备了崭新的大背投电视机,电脑宽带接入了教室;按照学生个人兴趣编的二胡、口琴、国画、书法4个小班里,分别展示着孩子们的特长。“小班”使每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大大提高,教育环境也大大优化,而家长并没有多花任何费用。大丰市教育局局长成秋生表示,“农村实行小班化教育,必然要增加一定的教育成本。对此,我们一方面对已有的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和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地方财政也适当增加了投入,增加的部分统一由市级财政‘买单’。”
为适应小班化教学的需要,相关的教研和科研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大丰市组织校长到先行的上海、南京等地参观考察,并进行了大规模全方位的教师培训,今年全市就已开过5次专门研讨会。在校本层面,除了讲座,各学校的教研活动主题全都是小班化教育。教师们普遍利用网络资源大量阅读小班教育的学术专题报告,实现教育教学中的转变。在大丰今年省市“十一五”课题申报中,“小班化教育”的题目唱起了主角。
开学以后,看到小班的种种优越之处,当地相当一部分农村家长经过一番权衡,最终把孩子从城里转回了当地,随之而来的是城区学校班额压力减小。裕华镇初中陆平校长告诉记者,因为最靠近城区,这所学校此前已有近30%的学生“进了城”,教师的流动也非常大。学校成了全市20多所农村学校中的落后者。实行小班化教学后,已陆续有许多进城择校的学生“回流”。看到学校出现的新生机,有的打了几年报告要求往城里调的教师也打消了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