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难就业,为什么?
求职现象
1.一家水泵企业营销人员只用中专生
萧山红山农场的一家水泵生产企业,近日在招聘的广告上注明“公司销售人员和技术工人只录用中专生”。这让前去应聘的大学生们很纳闷:为什么不要大学生呢?大学生学历高,学到的东西也更多啊。
该企业副总刘先生向记者道出了原委:中
专生在专业上更具有针对性。比如电焊工、电工等岗位,不少中专生因为在学校里学过这些技术,能直接上手;而大学生对这些就不一定懂了,我们招来了还要给他们培训,划不来。在营销工作上,中专营销专业课程训练过的中专生比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更容易直接进入状态,虽然他们拥有的知识不一定比大学生多,但他们对我们公司来说更实用。”
2.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更受欢迎
与刚毕业的大学生相比,已经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显然更受欢迎。记者在省人才市场各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上看到,基本都要求至少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杭州下沙一家刀具厂的经理王先生说,“我们一定要有工作经验的。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没什么经验和技能,我们公司招进去产生不了多少效益,还要对他们进行培训。因此我们一般不招聘应届毕业生。”
正是因为很多企业与这家刀具企业的要求一样,一些大学毕业生刚离开校园,又加入了业务培训的行列。其中有不少大学生参加的培训项目与自己在大学所学的专业“不对口”,比如:学会计的参加高级草坪养护的培训,学哲学的参加管道工培训等。
记者从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了解到,最近,在参加秘书、公关员、推销员、网络工程师等职业资格培训鉴定的人员中,大学生占了很大比重。
3.各类培训班越来越多
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而另一方面,针对大学生等求职人员开办的培训班却越来越多,各类技能培训、证书考试正越来越火。软件工程师培训、商务英语培训、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各类实用技能培训,令许多大学生趋之若鹜。
尚华亭是中文系毕业的,他工作两年下来,已经在三个单位做过文秘,但收入都不高。目前他就职的这家单位收入还不错,但要求他能熟练掌握商务英语。因此,虽然一年的学费高达9600元,但小尚咬咬牙,还是决定参加商务英语培训班学习。
职场矛盾
1.新兴行业人才缺口大
现在很多企业设置了“经验准入”门槛,在用人上求“实”不求“高” 。许多大学生反映,学校里的知识和社会上的需求根本就“对不上号”,于是出现了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企业也找不到合适人才的现象。同时,新兴行业不断产生,而高校在专业的开设上往往不能及时跟上,也导致了新兴行业缺乏人才的矛盾。如随着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行业的广泛应用,就产生了对既懂得影视语言、又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大量需求。目前全国有2000家电视台、5000家影视制作公司和近万家网站,他们都急需大量的数字影视制作人员,这个新兴行业的人才缺口是相当大的。而实际情况是,目前这样的人才相当少。
2.能力和学历哪个更重要?
对于众多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具有一定技能或者具备相应的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很迷惘:到底是能力重要还是学历重要?
记者在国内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上输入“能力和学历哪个重要”的语句,搜索后跳出数百页的相关内容。这个问题在各大论坛上的讨论很热烈。在国内人气最旺的天涯网上,网名为“lionkingman”发帖提问:“我一直在困惑,对程序员来说,到底是能力重要还是学历重要?对公司来说,是要能力强的员工还是学历高的员工?”回答这个问题的有上百人,认为能力更重要和学历更重要的各占40%,另外有20%人认为学历和能力一样重要。网名为“小木瓜”的网友说,“就算你学历再高,但你能力很一般,对企业产生不了效益,企业要你又有什么用呢?”网名“绿洲”的网友回复:“当然学历重要,没有学历你根本进不了这个门槛。用人单位在不了解你的情况下,自然先看学历。”而网友“小花朵”则认为:“能力和学历一样重要,你靠学历进了单位,但你没能力,也待不长;反之,你有能力,但没学历,也进不了好的单位,因此两者最好同时具备。”
对于这个问题,记者也随机采访了20多位市民。他们普遍认为,现在这个社会能力更重要。市民何先生说:“我认为能力更重要,你有能力了,哪怕企业不要你,你还可以自己创业。现在这么多民营企业家,并不是都有高学历的,很多人是靠个人能力创业成功的。”
专家说法
1.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 让工作主动来找你
对于目前大学生就业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浙江工商大学的刘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除了要主动出击外,更重要的是要让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让好工作主动来找你。
刘教授说,“技高人胆大,艺多不压身。如今一些大学生努力找工作了,但却找不到;而另外一些大学生却有很多工作可以挑选。复合型人才多才多艺,知识储备和技术能力能及时应对市场对于新岗位的要求,能够在很多领域大显身手。”
杭州青春中学校长赵婷婷也认为,最好从小就培养学生重视技能学习的理念。她向记者介绍说,青春中学就开设了专门的实践课程,还动员学生们在寒暑假参与各种社会实践, 进而让他们养成自觉学习各类技能的习惯。
2.为大学生创造更宽松的环境
浙江大学教育系的张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学应该开设更多的实践课程,向学生们传授实用知识、技能;同时学校应安排更多实际岗位让大学生们实习,让他们及时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让知识接受实践的检验。
张教授还认为,相关部门也应进行相应的人事制度改革。要创造一个更宽松的环境,让大学生们能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采访手记
大学生补上“职业技能”课,需各方长期努力
大学生如何补上“职业技能”这一课?这个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需要学校、学生、企业和社会各有关方面的长期努力。
正如采访中一些学生向记者所反映的那样:我国的大学教育体制存在一些弊端,如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技能培训;教学知识结构老化,尤其是在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的IT等相关行业,最新的技术信息并没有及时反馈到高校教材中;学科专业的调整、内容的更新,都严重滞后于劳动力市场职业需求的变动。
这些体制弊端,造成了一些学生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后,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不能应用于实践,工作上也不能立即上手,需要通过专业的培训,才能较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理,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由于现在人才流动性大,大部分企业都不希望招聘的大学生在接受相关业务能力培训后跳槽到其他企业。因此,许多企业在招聘时更看中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也在情理之中。
原载《杭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