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地方大学生在基层能不能有所作为”的讨论开展以来,许多读者来信、来电,积极发表看法,参与讨论。其中一位读者的观点分外引人注目。
这位读者叫贾晓炜,是解放军某集团军军长。他在讨论中说:“作为一名军事主官,我想说的是,地方大学生干部应该努力提高军事素质,真正成为军政兼通的复合型人才。 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基层有所作为。我曾经在某旅做过一次调查,该旅80%以上的地方大学生干部认为,军事是他们的‘短板’,是横在他们面前的‘拦路虎’,一些地方大学生干部还因为军事素质差,而萌生了转业的念头。有一个团,毕业5年以上的10名地方大学生干部中,有8名干的是政工的活儿。这不利于地方大学生干部成长进步,更不利于部队的发展。”这位军长认为,部分地方大学生干部出现“文行武不行”的现象,有各级领导干部的原因,也有他们自身的原因。
那么,地方大学生干部“文行武不行”的原因何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地方大学生干部就是过不了“军事关”吗?日前,本报记者走进一个基层部队,认识了一位“搞军事的”地方大学生干部。
我叫高晓飞,陕西延安人,1975年出生于黄河壶口瀑布边上一个叫十里坪的村子。1995年,我考入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大学期间,我自修了测控工程专业,获得双学士学位,1999年7月应征入伍。现任济南军区某集团军装甲旅坦克一连连长。
1999年8月,我到部队报到,因为留着长头发、挎着传呼机平白无故地挨了顿。晚上因为天气热,我就悄悄把随身携带的旅行帐篷搭在操场上睡觉。结果被队长发现又是一顿训。到部队第一天就挨了两次批,我沮丧极了。
入伍时我想着到部队可以好好发挥自己在文艺方面的特长,可来的时候正好旅里的演出队解散了,我被分到坦克一连当排长。每天都是紧紧张张、忙忙碌碌,干的都是“锄禾日当午”的活儿。理想好像离我越来越远。
如果工作、生活上的不适应勉强还可以应付,婚恋的挫折则摧毁了我的最后一道防线。大学期间,我和同村一个一起长大的女孩子确立了恋爱关系,我入伍后,她来信说:“我过不了牛郎织女的生活,你如果不能马上转业的话,我们还是各奔前程吧。”过去听别人讲军人婚恋难,现在才真正体会到军人的不易。
后来,我一个大学同班同学走进了我的生活,我很珍惜这分来之不易的感情。就在我们筹备婚礼时,她突然打电话来提出分手。那段时间真是地狱一样的日子,我焦躁不安,彻夜难眠,甚至想到了自杀或者报复。
旅领导知道我的情况后,不但没责怪我,还把我安排在小招待所住下。每天我和旅领导一起吃饭,旅长、政委、政治部主任轮流陪我,跟我谈心。他们还专门安排我出去散心。最后,我真的被感动了。这是在部队他们才这样对我啊!我心里涌起一种责任感,我发誓:我得振作,我要干出个样儿来。
地方大学生入伍后军事专业不行是个通病。集团军一位领导也讲过,入伍大学生主要集中在机关、政工、院校,干军事的很少,这违背了部队招收地方大学生入伍的初衷。我刚来部队就注意到了这一点。
有一件事情对我刺激很大。那还是当排长的时候,有一次过车场日,在分配任务的时候,我把水表和油表搞混了,事后我凑巧听到两个战士议论:“这个刚毕业的小红牌,连仪表都分不清,还干什么坦克排长。”我当时羞愧极了,但他们说得很有道理。虽然我文化基础不错,可在专业素质上,我跟连队的士官、干部、军校毕业的排长相比,都差得很远。整个连队,就我是军事专业的“门外汉”。身在坦克连,如果不懂坦克,那就跟农民不会种地一样,走路腰板都直不起来。我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把专业素质抓上来。我制定了强体能、学专业的计划。
体能方面,5公里越野是我比较害怕的,别人一天跑一个,我就一天跑两个,咱笨鸟多飞吧。器械训练,白天不好意思去,晚上我就偷偷地去练,一天增加一点训练量。一个月下来,数量就很可观了。慢慢地,我的体重降下来了,肌肉壮起来了。
2000年年初,旅里组织装备技术干部集训,本来没我的事儿,可我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就报了名。刚开始营里不同意,我急了:“我连一个兵都不如,以后怎么组织训练?”最后他们同意了。
大学生排长参加技术培训,我开了旅里的先河。半个月后结业考试,我顺利通过了。组织考核的领导说:“这么短的时间内你就能把坦克开得呼呼跑,不容易啊!”
2001年9月,集团军举办营连指挥员轮训班,当时我是坦克二连的指导员,正准备休假,一听说这个消息赶紧收回了休假报告,申请参加集训。
42名学员中,摸底考试,我是倒数第一。这些集训内容我根本没有接触过,上课时老闹笑话,我脸皮比较厚吧,也不觉得难堪。两名同期参加集训的学员开玩笑说:“不到结束,高晓飞就会打背包走人。”我就不信邪。集训4个月,我没出营门一步。最后考核,我进了前十名。他们都没话说了。
旅里一位老领导说过,地方大学生入伍,我们用的是素质,而不是专业。这句话我后来体会越来越深刻。但我们要是一旦适应部队,开始学习专业,那进步用神速来形容也不为过。
2003年11月,上级组织战备拉动。当时连长正好外出集训,新任副连长不熟悉情况。当时我是指导员,不主要负责组织军事训练。但我知道情况后,主动承担起任务,带着几名骨干重新编写出动方案,拟定通信联络和情况处置计划,检查装备性能,不漏掉一个环节。结果我们出动迅速,程序规范,机动顺利,受到上级表扬。
从那时起,我开始有了改任连长的想法。2003年年底,在一次干部交心会上,我提出了这个要求。没想到这正好和旅里培养大学生干部的规划不谋而合。经过旅党委半年多的考察,2004年年初,我顺利地由指导员改任为连长,迈出了我人生中重要的一步。
我觉得地方大学生干部的优点之一就是思想解放。前两年,部队列装了新式主战装备,人员编制有一些调整。老式坦克每辆载员4人,而新式坦克每辆载员3人,一些连队仍然按照4人编制训,结果就有不少战士成了“闲人”。他们常常认为自己无足轻重而不重视训练,这影响了连队的整体训练水平。在自己的连队里我想了个办法,把连队全部按照3人编组,炊事班都编进去。在训练中另外虚拟了6辆坦克,“超编”配备6名车长,然后老带新,比成绩,大家的训练积极性一下就被带动起来了。
去年9月,连队参加综合演练。平时由于实兵推演较少,组织协同很多时候合不上拍。我老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了。演练前,我打破沙盘推演只有干部参加的常规,专门买了几辆声、光、电俱全的坦克模型,然后在学习室堆起作业沙盘,让全连战士都参加推演,并提出“冲击目标不能错”、“中断联络不能停”、“剩一辆坦克也要冲”的通俗战术思想。这样较好地解决了组织协同动作中遇到的“老大难”问题。
进入状态后,我发现自己对装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各方面工作也如鱼得水。2004年,部队在靶场外训。我发现,连队在试射的时候效果很好,可一到实弹射击考核时成绩就不理想。士官们解释说,试射时用的是传统方法人工测距,考核中考官要求用激光测距。按理说,用高精尖仪器应该更准才对,为什么会这样呢?经调查我才发现,一些射手用激光测距机测距时有时测不出数据,他们又不知原因,后来嫌麻烦,索性还是用老方法,导致成绩很差。
为此,我专门找来说明书,一看才知道,激光测距仪会受到灰尘和雨、雾、雪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同时,激光测距时与目标的距离不能少于200米,否则它就无法测距。这下大家都明白了,我带着大家把人工测距和激光测距结合起来训练。在旅里组织的实弹射击中,连队取得了好成绩,在全旅名列前茅。连里的士官、老炮长刘宏海最后很佩服地说:“连长,你真行!”我笑笑说:“一点点啦!”
我是一名教导队教练班长,每年都有一批地方大学生干部在我手上毕业,对他们我还是比较了解的。我觉得地方大学生干部对部队的认识很多是从电视、小说上得来的,对部队还没有直观理性的认识。最为严重的是他们的体能素质比较差,也许是地方大学没有规律的生活让他们的身体健康大打折扣。所以他们身上有两个弱点,一个是要面子,一个是军事素质不行。
我就是利用了这两个弱点,用自尊心去刺激他们苦练军事素质。这几年我觉得没有谁是因为吃不了训练苦而离开部队的,都是因为待遇不高,或者看不惯部队绝对服从的制度。这些工作我没那个能力做,但我觉得以后应该有人来做。
——张建国
我只是一名士官,虽然我不知道大量地方大学生涌入部队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但对他们到部队来,我们应该有个理性的思考。他们到部队来,有什么,缺什么?别人说他们有知识有文化,这是模糊的表扬,现在中国的大学教育体制能培养出什么有价值的人才,都是把大学门槛当成找工作的招牌。部队需要什么,部队需要高素质人才,是高素质军事人才。
我不是说地方大学生军事个个都不行,但我觉得军人的血性他们身上天生不足。这跟他们在地方大学接受的教育有关系。我认为把他们安排到部队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岗位上是应该的,但把他们放到基层带兵人的岗位上,就有些不合适。因为如果一旦有战事,这些人是指挥不了部队的。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