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11月6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已获“希望工程圆梦行动”资助的大学贫困新生中,有22.2%的人表示如果未得到这笔捐款,“可能会”或“一定会”放弃上大学机会。
有关部门再三强调,国家已建立一整套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不让一个大学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然而每到高校新生入学时节,总有贫困家庭学生和家长一筹莫展,放弃报到,个别家庭甚至因此酿成悲剧。资助政策为何没能打消这些贫困新生的顾虑?
教育部财务司巡视员、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崔邦焱日前说,当前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政策宣传还不够,一些资助政策和措施还没能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还有少数家住偏远地区的学生及其家长没有全面了解国家政策,不知道如何解决上大学所面临的经济方面的困难;二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少数地方和高校的主要领导对资助工作重视不够,有些政策尚未得到全面落实。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消息,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体系。教育部还要求各高校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的经济困难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资助措施,确保每一位新生都能够顺利入学。教育部、财政部从2005年起每年印制《国家助学贷款指南》宣传册,免费发到各地、各高校。近年来,教育部还要求各高校必须在招生简章中写明资助措施,必须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的同时寄送有关资助政策介绍材料。
但是,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8月15日至9月15日期间接到的1296个投诉电话中,反映没有落实助学贷款的709个,占54.7%;反映在录取通知书中未寄送任何资助政策材料的293个,没有介绍绿色通道制度的134个,没有寄送《国家助学贷款指南》的93个;反映没有落实绿色通道等其他资助政策的67个。
作为高校贫困生重要资助渠道的国家助学贷款,还不能满足贫困生需求。2005年,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20%,特别困难学生约占8%。而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学生所占比例,在中央部门所属高校为14.6%,在地方高校仅为8%。贷款从申请到获得,也还需要一个等待的过程。
“从家门到学校这一段,资助政策几乎是空白的。”中国青基会副秘书长汪敏说:“很多贫困家庭连孩子去高校报到的路费都拿不出来,孩子没有去报到的勇气。”
据中国青基会调查,大学贫困新生报到所需费用平均为6379元,主要是交通费、书费、住宿费和学费。“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受助学生可一次性获得4000元捐款,主要用来支付和交纳交通费、书费、住宿费,解决生活上的燃眉之急。
7月2日启动至今,“圆梦行动”已接受社会各界捐款逾1.5亿元,资助贫困大学新生3万多名。超过半数的受助者认为“圆梦行动”减轻了他们的家庭经济压力,21.2%的受助者认为减轻了父母的精神负担,12.4%的受助者认为得以使自己的学业继续,2.9%的受助者认为避免了兄弟姐妹辍学,2.3%的受助者认为使心情得到了改善。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6日说:“解决当前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问题,应‘两条腿走路’。政府资助政策措施要进一步宣传、完善、落实,社会各界的爱心捐助也是重要渠道。”
他说:“希望新闻媒体加大对国家政策的宣传力度,对违反有关规定、政策执行不力的现象予以曝光批评,用舆论监督的力量推动资助政策的落实。同时,希望贫困生自立、自信、自强,勇敢面对生活的磨难,相信靠自己的双手可以创造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