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参加“2008上海民进教育论坛”的专家强调,虽然民办教育目前遇到严峻挑战,但仍应充分利用体制探索上的优势,坚持办高质量和富有特色的教育,同时从制度上保证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给民办学校以更多的发展空间。
市教委负责人表示,上海正在考虑出台支持民办教育的一些措施,如对民办学校学生免杂费、书簿费,补贴生均公用经费,给予校舍改造、设备添置等专项经费,对民办教师实行补充养老金制度等。
民办教育仍有发展必要
与会的专家和校长普遍认为,目前民办教育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季明明指出,我国的民办教育基础薄、力量弱,缺少办学自主权,在课程上没有设置权,在教材上没有选择权,导致一些民办学校信心不足,而政府的扶持措施又难以到位。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也坦承,民办学校(尤其是中小学)面临不少困难,经费充足的优势渐失,师资流失的趋势明显,少数学校风险堪忧。民办幼儿园的收费也受到质疑,民办学校希望通过扩大招生来摆脱经费不足的困境,无奈只能通过广告招揽生源,而这些广告或多或少有“虚胖”成分,也给学校声誉带来负面影响。这样的不良循环,已使民办学校处于不稳定状态。
专家指出,民办教育的不景气,也与某些认识上的误区有关。有人认为,当初民办教育的兴起,是为了弥补政府财政收入的不足。如今政府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相对充足,因而民办教育是否要存在和发展,似乎也是一个问题。对此,民进市委副主委、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胡卫表示,上述看法不全面,今后民办教育应由满足教育的“过渡需求”,逐步转向满足教育的“差异需求”,应由实现“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应由“上好学”逐步转向为学生“度身定做”、符合其个性发展的需求。
合理回报成为热议话题
民办教育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策的“保驾护航”。民办学校的举办者,该不该有合理的回报,也是论坛热议的话题。季明明坦言,投资其他实业的能获巨利,而投资教育的人为何不能有回报?现在的情况是合理回报没有合理的办法,不具备可操作性。学校虽说是公益性质,但投资人也应该可以取得合法利润,政府相关部门应出台指导规范。
尹后庆提出,义务教育是要为每一个适龄学生提供充分、优质的教育,但并不意味由政府全部承担。民办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应由需求者本身承担相关费用。他指出,非营利性并不是不计成本,不讲营利,但这种营利不能用来分配,只能用于发展。胡卫认为,要区分营利性教育机构和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并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实施不同的管理办法。
专家还表示,要改变当前民办教育的弱势,需要针对在制度供给不足和规范“失灵”的主要问题,从政策、措施等层面加以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