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高考中,“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已与全国20个省(区、市)建立了视频联通。该考务管理和服务平台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在高考工作中主要发挥“网上巡查”、“应急指挥”、“视频会议”等功能。本报记者 高海涛 摄
今年北京市所有高考考点全部使用摄录像监控设备对各考场实施视频监控。图为6月5日北京师大二附中校领导对校监控室进行检查。本报记者 王鹰 摄
6月7日,沈阳市的高考工作人员在进行网上巡考。辽宁省今年在全省8286个高考考场配备电子信号屏蔽器、手柄式金属检测器、电子监控录像系统,严防舞弊行为的发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信息屏蔽、电子监控、网上巡查、诚信档案、延迟离场……这些词汇在2007年高考前后,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高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考试安全有序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中国的高考,是世界上由政府组织的最大规模的考试。2007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000万人以上,高考命题工作涉及到16个省市,参与命题的教师、工作人员数以千计,参加试题印制、分类、保管的人员数以万计。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入学机会公平是教育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高考在一定意义上是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象征。近年来,由于社会不法分子干扰破坏高考的技术手段不断升级,加上网络信息传播速度之快,使考试安全面临着不断增大的风险,防范和打击违纪舞弊的难度在逐渐增大。
对此,教育部在连续四年开展考试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今年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加强诚信教育,强化考场管理,建立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加大对考试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罚打击力度,教育、管理、处罚相结合打造诚信高考。
在对考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同时,教育部实施了省、部两级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网络管理。考生如使用手机、对讲机、“耳麦”等无线通信工具内外勾结进行作弊,将被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数据库,供高等学校、招生单位及将来的用人部门查询。
以往的高考,考试开始60分钟后考生就可交卷出场,今年出台的高考考场管理新规定延长了考生必须在考场内的时间,考试结束前半小时考生方可离开考场,从而大大压缩了考场内外串通作弊的时间和空间。
许多省市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对考场的管理,如通过电子监控设备对考场进行录像,并根据教育部要求对录像资料保留半年备查;通过对考场实施屏蔽,阻断考场内外非正常的无线通讯联系;通过使用金属检测器,防止考生将隐型耳机等通讯工具带入考场等等。
教育部加快了国家教育考试考场监督巡查网络平台建设。该平台在2006年高考试用的基础上,今年已与全国20个省(区、市)建立了视频联通,从而使全国统一的考试管理平台初具规模。
公安部门高考期间在考点周边、网络监控等方面增派警力,维护考试秩序和环境,严防有害信息传播取得成效。公检法等部门正在协商,研究对考试高科技作弊进行严厉打击的司法解释,确立进一步明确的法律依据,加大对考试违规违法行为的专项打击力度。
在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不断增加,考试组织和管理工作难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考试服务与管理工作与时俱进,“人防”与“机防”并举,“严防”与“严打”并重,如今的高考服务管理已走向现代化,其真正的目的就是确保高考考试的安全与公正公平。(本报记者 姜乃强)
5月28日,北京市海淀区招生考试中心对运送高考试卷车辆的定位系统进行了一次模拟演练。今年高考,海淀区高考考点试卷运送车辆全部安装全球定位系统,试卷车行驶轨迹在区招生考试中心监控屏幕上及时显示,实现对试卷运输的实时监控。张斌 摄
6月7日,黑龙江省黑河中学高考考场外,无线电监测车对考场周围无线电信号进行监测。黑河市教育、纪检监察部门在使用监控录像设备和无线电监测等技防设备的同时,对心存侥幸人员也起到了震慑作用。邱齐龙 摄
6月7日,技术人员利用无线电接收器在重庆永川中学高考考点外进行监控。重庆招办会同重庆市公安局、重庆市无线电管理局等部门组成的巡视组分别对各考点进行监控,防止不法人员利用手机等高科技产品作弊。赵丰 摄
6月13日,参加海南省高考阅卷的教师在试用网上评阅高考试卷的电脑系统。今年是海南省首次实施网上评阅高考试卷,高考的9个科目全面实行网上评卷,主观题也将扫描到电脑上进行评阅。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