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稳步发展
自主招生,作为高校选才的另一途径,被喻为高考改革的破冰之旅。综观世界各国高校自主招生,按其自主程度,大致分为完全自主、半自主及统考前提下的自主等三种类型。我国拥有自主招生权的大部分高校均是统考前提下的自主,即自主招收的学生仍须参加高考,达到学校规定的分数线才予以录取。
说到高校自主招生,在中国考试发展史上并不是无迹可循。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高校就普遍实行自主招考录取新生,这既是清末引进西方教育模式的自然延续,也是这一时期大学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必然选择。此期间的高校有很大的招生自主权,完全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制定录取标准选拔考生,许多有特殊才能的考生得以破格录取,如卢冀野之入东南大学,钱钟书、吴晗之入清华大学,臧克家之入青岛大学等,从而造就了一大批名家大师。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完成,高等教育办学主体逐步单一,高校招生亦随之走向统一。
改革开放时期最先试行自主招考的是走在高考改革前列的上海市。2001年教育部在江苏三所高校进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从2003年开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高校拿出5%的比例进行自主招生,通过笔试和面试两轮考试确定自主招生的对象,但入选考生依然要参加全国统考。2004年,实行自主招生的高校数目进一步扩大到28所。到2007年,参加自主招生的重点大学增至59所。
2005年上海市三所民办高校(上海杉达学院、上海建桥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拿出部分招生名额,自主进行入学测试,自主确定入学标准,自主实施招生录取。
本专分考分层选拔
为了解决一张试卷从北大清华考到高职高专的弊端,广西于2002年高考首次实行本、专科考试分考,本科高考于7月举行,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录取结束后,未被录取的学生再报名参加专科考试。专科高考于9月举行,专科考试的试题由自治区招生考试院组织命题。考生分开报名,分开考试,分开录取。
试行本、专科高考分考,实质上是进行分层考试。过去一套试卷本专科通用,专科只能录取本科淘汰的学生,大量考生明知考不上本科,也盲目按照本科要求复习,徒然增加负担。本专分考,有利于专科院校根据自身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的要求,选拔合适的考生。
然而,目前只有广西敢吃螃蟹,由此亦招致众多非议:一是两次考试成绩无法通用。因为本、专科考试内容不同,计分办法也不同,两考的成绩不能交叉使用,本科成绩只能用于本科录取,专科成绩只能用于专科录取。二是本、专科两次考试的截然分开,增加了考务组织工作的难度和风险,增加了考生的精神压力,社会对此反应强烈。为此,2003年广西在2002年高考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专科的必考科目试题套用本科必考科目的试题,专科考试与本科考试紧紧相连。到了2005年本、专科考试又重归合一。
由此看来,本、专分考,还有待人们观念的转变和认识的提高。无论如何,分类考试毕竟是未来高考形式改革的一个理想目标。
探索高考形式改革
为了解决统一高考“一考定终身”之弊,春季高考作为高考形式改革的又一尝试,在新世纪初开始试点。参与春季高考试点的有天津、北京、上海、安徽、内蒙古等5个省市区。设立春季高考的初衷是:其一,一年两考,缓解了夏季一次高考对考生的压力,增加了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鼓励一部分社会青年继续深造,从而有利于缓解社会就业的压力;其二,春季高考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学升学的压力,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其三,春季高考为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提供了机遇,为学校探索实行学分制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加快专业改造,促进高校加快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就其设立的初衷来看,方向是正确的,但实施的效果出乎这一制度设计的初衷。安徽、内蒙古相继停止,北京2006年宣布停止。春季高考之所以不如人意的原因在于招生院校重点大学少,热门专业少,导致招生人数少、报名人数少、报到人数少,还有管理成本高、毕业时间颠倒、工作不好找等因素的影响。
虽然如此,但高考的改革仍未停步。2007年有山东、广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进入新课程高考。为打破“一考定终身”的限制,海南将基础会考成绩以10%计入高考总成绩,就是打破高校招生以高考成绩为唯一依据的条框,是否录取还要参考会考成绩,这就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状况。另外,分省命题的有益尝试也改变了“一卷考全国”的沉疴。
41年前废除高考和30年前恢复高考,这一废一复,正好说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与人类对考试认识的密切关联:对考试内部诸要素认识的深与浅,决定着考试质量的高与低;对考试与外部关系认识的是与非,决定着考试的存与废。随着人类对考试认识的逐步深入,遵循考试的规律性,把握制度设计的合理性、考试过程的严格性、考试内容的科学性、考试形式的有效性,我国的考试事业才能兴旺发达,考试改革才可能尽善尽美。(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研究院 但昭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