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八一中路3号
邮编:810007
网址:www.qhmu.edu.cn
电话:0971-8808501、8804609
传真:0971-8801283
E-mail:qhmyzb@qhmu.edu.cn
历史沿革
青海民族学院成立于1949年12月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2000年11月经青海省委、省政府决定,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整合到青海民族学院。
基本情况
学院是青海省成立最早的高校,也是全国成立最早的民族高等院校,是中国江河源头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学院坐落在青藏高原古城西宁市东郊湟水南岸。目前拥有4个校区,占地面积近80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现设有11个学院(法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藏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数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院、文学院、师范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预科教育学院、铁路职业技术学院),12个直属教学、研究系部(艺术系、蒙古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社会学系、公共管理系、交通与工程系、民族研究所、职业技术教育部、社会科学教学研究部、体育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国际教育交流中心)。
办学条件
学院固定资产1.8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694万元。图书馆藏书104万余册,设有民族博物馆。
学院拥有一批治学严谨、德高学富的教授和一批富于创新精神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全院1209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699人,副高职称以上345名的辛勤耕耘,形成了丰富的专业办学资源。学院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民族史、藏语言文学、化学、法学、民族学、工商管理、数学)、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生物化学工程实验室)和5个省部共建实验室、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藏族古典文学)、3门省级精品课程(藏族古典文学、物理化学、民法学)和10门省级重点课程(藏族古典文学、管理学、现代汉语、物理化学、民法学、经济法、大学英语、数学分析),拥有民族研究所、青海省法学研究所、青海省旅游文化研究所、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等省级科研机构和藏学研究中心等20个院级科研机构。
办学特色
1.注重学科专业建设,教学资源丰富。
专业设置涵盖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医学等学科门类。藏学专业与中央民族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民商法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宗教学、专门史、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行政管理、物理化学等24个硕士学位点和1个国家一级学科;有43个本科专业和34个高职高专专业。目前共有来自全国27个省区的9151名学生在校学习。
2、注重教学改革,培养模式先进。充分利用我院以文、理、法、经、管、史、工、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的优势,按照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理念,按照“加强通识基础,拓宽学科基础,凝炼专业主干,灵活专业适应”的总体思路,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模式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精炼课堂教学,强化实践教学,开放自主研学,强调学生获取运用知识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进大学生科研计划,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作等活动,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优越资源条件,多学习,多实践,提早进入科研活动,使学生具有明显的专业特长和创新能力。 3、实行灵活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和选择空间。学生在教学计划的框架内,可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选择课程和进程,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推动学生个性发展。入学后学生可按自己的志向提出转系、转专业申请,经学校考核合格后,可转系或转专业学习。学生修完专业规定的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的必修学分后,可以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自主选择本学科的专业方向,使学生能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扩大知识面,增强适应能力。允许学生在取得规定的学分后提前毕业,也允许延长学习年限、在六年内分阶段完成本科学业。
对外合作
青海民族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近五年来先后派出400多人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修、攻读学位、讲学、合作研究,聘请近100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为客座教授、特邀研究员来校任教、讲学。青海民族学院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日本南山大学、法国欧亚高等管理学院等国外大学签有合作交流协议。青海民族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外国留学生定点教育单位,先后吸引了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400多人来院学习交流,已成为青海省对外开放、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办学成就
截止2005年8月,青海民族学院已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5.2万余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近5年以来,青海民族学院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3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66项,发表论文1608篇,出版著作、教材69部,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63项。学院编辑出版的《青海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综合教育科学版、藏文版)和《青海民族研究》等4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已成为以研究民族问题为主要特色的学术成果交流的重要阵地,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