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文综试题地理选择题为1——12题,占48分(4题也可以看作政地综合题或政治题);主观题为36题和39题 ,各占36分、 20分;共计104分。其中自然地理占64分,人文地理占40分。总体来看较去年地理题难度有所上升。
一. 命题特点
试题第一个特点是充分体现了对知识的“活学、活用”。试题以某一对象为中心设置情境,设问较新颖,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虽然难度不大,但学生的得分却不高,如卷I第 8、11、12题等。
第二个特点是侧重对地图知识考查。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通过读图、析图、用图等知识来考察学生地理思辨能力。如卷I第 2、3、5、7题,卷II 第36题等。
第三个特点是覆盖面较窄。传统的地球运动及其相关问题几乎没有涉及。
第四个特点是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把书本知识渗透于社会知识之中。如卷I 第3、4题及卷II 第39题等。
二. 试题解析
1.D
解析:该地质构造为背斜。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所以能储存油气资源;再根据各物体的比重:天然气最小,水最大。故选D。
2.B
解析:⑴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夏季受西南风影响,形成顺时针运动的洋流;同时给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带来了丰富的降水。所以A、D不正确。
⑵轮船在航线上,在穿越马六甲海峡前必须经吉隆坡西南海域。
⑶六月下旬,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附近,是在轮船航线线路的北方。所以桅杆的日影始终出现在船的南侧。
3.A
解析: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轮南(塔里木盆地),东至上海。
4.B
解析:石油为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但又是现阶段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原料和燃料。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美国、日本、西欧、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对其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欧佩克成员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限制其产量,从而使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加之美英等国对中东产油区的武装干涉,垄断的加强,导致油价暴涨。
5.C
解析:题目告诉我们:这两个国家为亚洲国家。从图上的经纬度可以判断出是西亚地区的两个国家。所以B、D不正确。同时由于亚丁湾在阿拉伯半岛西南角,在北回归线以南。所以可以排除。故C正确。采用排除法。
6.D
解析:波斯湾沿岸的国家不是热带沙漠气候就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D正确。
7.C
解析:由图可知,甲乙两地纬度相差5度,实际距离相差约550千米;经度相差12度,实际距离相差约1200千米。由勾股定理可得,甲乙的实际距离接近于1300千米。
8.D
解析:由题意得出:M1原料重量、M2原料重量和产品重量应大致相等。所以M1原料指数等于M2原料指数且M1、M2原料指数为1;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应需要大约1个单位的M1、M2。故应选D。
9.B
解析:从题意看,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要3个单位重量的M1和2个单位重量的M2。所以M1需求量大。为节省运输成本,所以工厂最好尽可能接近M1地。所以选择P点。
10.C
解析:根据题目内容:“叶绿素的含量在水深10米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及图上横坐标的数值自左向右增加,可以判断①线是叶绿素含量。同时根据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可以判断③为温度。所以选择C。
11.B
解析:图上看出,叶绿素含量最高是在水深10米到20米处,盐度在水下15米到20米上升,其余变化不大,只有温度是随着水深不断下降。故选B。
12.D
解析:根据长江表面温度是17度左右,说明该季节是春季或秋季。再根据叶绿素含量在水下10米到20米最高,说明水面附近水温在降低,大量绿色植物开始死亡,这只能是秋季的情形。
36.解析:
⑴ 从平面图上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河流地貌。从三个地形剖面图上可看出,海拔高度大致在200到800米之间,地形变化幅度大,所以是一个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地貌。在AA′剖面线上,两端高中间低,而且中间地形变化幅度小,因此是一个宽阔的河谷,在BB′剖面线上,地形起伏大,是V字形河谷。在CC′剖面线上,可以看到地势比较低平,变化幅度小,是一个丘陵间的河谷地貌。
(2)在河谷地带可以发展耕作业,土地平坦,水源充足,在低山丘陵区,由于地形起伏比较大,可以发展林业、水果种植业。在BB剖面线上,经过的地区有峡谷存在, 河流落差大,可以开发水能。
(3)此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所以水源充足。另外,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在BB剖面线附近,还有峡谷存在,为筑坝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所有这些,是开发水能的有利条件。
39.解析:
⑴从图示经纬度及岛屿的形状,可以判断其为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其西北角上的城市是印尼的首都雅加达。
⑵该岛屿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是两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的地区。所以多火山、地震。
⑶喀拉喀托火山海拔813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