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二中88岁的退休教师汪锦云,30多年来将工资以外的收入全部捐出,持续地给学生捐书捐钱。本月4日,该校两名学生因为成绩优异领到了1000元“汪锦云奖学金”。
武汉二中去年正式成立“汪锦云奖学金”
生于1918年的汪锦云,几乎是一个世纪老人。新中国的诞生把她的一生以黄金分割拦腰隔断。没有被隔断的是她的职业。她从二十几岁开始教书,1975年退休。此后返聘,1983年正式退役。她这一生,除了做教师,没有从事过别的行业。
1978年,汪锦云成为湖北省首批10名特级教师之一,此时,她已经退休,是作为返聘教师在二中任教。而从她当上特级教师的那一天起,她就没有领过一次特级教师津贴,她把这些钱,包括后来的返聘教师津贴,统统捐给了学校图书馆,为学生和老师买书。1983年,她正式退休后,除了上述两项津贴,二十多年中,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到学校捐书,或捐钱给图书馆买书。最近的一次,是2005年捐的1000元。去年,武汉二中正式成立“汪锦云奖学金”,这是这所重点高中规格最高的奖学金。
中学以人名命名奖学金的可说是司空见惯,也不是没有企业家对学校奖学金一掷千金,不用解释一生清贫的汪锦云捐书捐款与企业家们的捐助有何不同,因为这是一个简单的历史题——汪锦云开始捐钱的1978年,没有任何仪式,甚至在财务没有真实姓名和单据,更不用说新闻记者到场。
知道并了解汪锦云仿佛是天经地义的事
我向66岁的田化澜——现武汉市特级教师、拥有名师工作室的汪锦云的弟子求证,多年来汪锦云捐款额度是多少?
然而,我遭到了这个本该对数字有极度敏感的数学特级教师的鄙视,并得到了他的教导:数字怎么能说明问题呢,汪锦云当初的特级教师津贴每月只有30元,按这个数字相加,30年也买不起一台笔记本电脑!这个问题不能看绝对值,而是一个相对概念:七十年代末的一年360元钱对于一个教师,就是今天的一部私家车对于一个白领,你愿意一年捐一部私家车出去么?
在二中采访期间,当我阐明采访意图时,我的令人尊敬的采访对象总要令人尴尬地问一句:“你是新来的?你不是武汉市的?”在他们看来,知道并了解汪锦云仿佛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然后有人循循善诱:你知道电影演员许还山么?许还山就是汪老师的学生,他经常来看望汪老师。现在来看望汪老师的学生,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你想想,白发学生看白发老师,多不容易。
还有趣事。汪老师48岁才成家,老伴是武汉市一名老防汛专家。汪老师不曾育有子女,只有爱人带来的三个子女,而这三个孩子,都是汪老师的学生。汪老师的行李,就是她的学生兼继子在某一天黄昏替她搬到她的新生活里的。三个孩子在家里仍然称呼汪锦云为“汪老师”,孩子们自己的解释是,这个称呼最觉亲切。
汪锦云自己也喜欢这个称呼。她做了一辈子教师,一直到65岁,仍在讲台上拿粉笔。
88岁的老人有着一张婴儿般单纯的脸
非常巧,在5月9日那个大雨滂沱的下午,我正在寻找可以带我到汪老师家去的向导时,汪锦云正坐在二中的阶梯教室里听一个关于保健的讲座。她是如此解释她前来的动机:这是组织的活动,我怎么能够不参加?
说这句话时的汪锦云,脸上带着少女才有的单纯的笑容。高个、梳着细密学生头,语速超过普通话标准的汪锦云,看上去确实不像88岁高龄。而她在采访途中,欠身向前来倒茶的小老师弯腰道谢的举止,也完全不似“为人不识汪锦云,就做英雄也枉然”的江湖传言。实际上,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我几乎一直在问一个问题:“您为何会坚持30年给学生捐书捐款?”——这种格式,被认为是一个最可能带来虚荣和光环的典型性新闻提问,也是最有可能与事实偏离甚至南辕北辙的问题。
然而,汪锦云给了最令人失望的答案。她说:因为我是旧社会过来的人,在旧社会,我是教书匠,没人尊重;解放后,我是光荣的人民教师,我有了做教师的光荣感和成就感,所以我忍不住要报答社会。
在这个隔壁档案室都已经不断用电脑刷新的21世纪办公室里,我的采访对象不断地给我重复半个世纪以前的流行语,这让我恍若隔世。
在接下来的闲聊中,她又有些“夸张”地说“我每月退休工资接近一千,我老伴每月退休工资接近两千,这在武汉市已经是非常非常好了,为什么不能多捐一点呢?”
望着眼前这张有着树皮一样肌肤,却有着婴儿一般面容的脸,我忽然心生感激。一辈子只从事一种职业的经历让这个88岁的老人脸上充满了单纯的快乐。我难以想像一个人漫长的一生中,只做一件事而且把这件事做得乐此不疲。多数人无法做到一辈子都做好事,而且也很难做到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