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成为如今大学生接触中文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而《四书》等中文经典成为鼠标垫。本报记者王远征摄 中文能力在大学生就业、丰富心灵等方面的意义越来越重大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研究生复试要考汉语水平测试,成绩将计入复试总分。高校对大学生中文能力的要求以升学为关卡,提升到新的高度。
在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用人单位的笔试、面试环节都要考核中文水准。如何学好中文是大学生需要关注的问题。
中文关系成长
●马加爵、复旦大学生虐猫等事件的出现显示大学生缺乏人文精神,中文丰富学生心灵,是治疗心理疾病的良药
●企业看重学生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中文功底是求职的利器
即使写一篇很短的文章错别字也比比皆是;虽然中学学过文言文,但没有几个人能看懂三分之一的《古文观止》……就在中文越来越淡出大学生的学习计划时,中文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某高校中文系的刘兵老师认为,中文基础的薄弱直接导致很多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人文素质,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不足,对世界、人生的看法有所偏颇。比如马加爵、大学生虐猫等事件的出现,在刘兵看来,并不是开设心理辅导课就能解决的,“中文教育在心灵成长中发挥的作用很大。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传递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影响、丰富学生的心灵。”
对于大学中文的价值,据清华IT学习认证中心主任孙元凯博士介绍,目前用人单位非常看重求职者的沟通能力,甚至把这种能力提升到技术之上,因为很多项目是团队完成,而IT专业的学生懂技术的多,善沟通的少,可能严重影响项目的效果。
事实上,据记者了解,大学生求职前往往恶补厚黑学、卡耐基、演讲与口才等语言沟通技巧。对此,刘兵强调这些努力虽然短期内可能会提高表达能力,但光有技巧不行,还必须有文化底蕴,“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了底蕴,才能运用技巧。所以,大量的阅读、加强人文底蕴的训练对一个人个性、深度、魅力的形成很有作用。”
教学现状扼杀学习兴趣
●学生认为外语和专业课利于出国和就业,中文有基本听说能力就无需上课
●专家反映教授中文不能带来科研成果,从教师到学校对中文重视程度普遍不高
尽管中文学习如此重要,但与学外语的热情相比,大学生对母语的学习热情显得非常冷淡。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大三学生吕某一席话代表了很多人的观点:“专业压力比较大,没时间碰文学。而外语以后不管出国、考研还是找工作都用得到。”当记者遇到他时,他手上正拿着《新概念英语》。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很多学生认为目前的教学扼杀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北京师范大学会计系大四学生王某表示,中学中文比较通俗易懂,而大学以学习文言文为主,一点儿都不好玩。他还建议以后老师应该多举些现实中的例子,不要老讲知识点,那样很多人都听不下去。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曾经亲自带头进行大学中文课程实验的王宁教授表示,中文教学短期内不能为老师带来科研成果,也不能赚取知名度,所以一些专业强的老师并不愿意教授这门课程,导致大学中文课程质量下降。而且,目前很多学校的中文课缺乏制度保障,学校把外语、政治等课程看得很重,一直在灌输外语是如何重要,必然造成学生有所侧重。
此外,王宁教授还提到教材存在的问题,她举了曾经采用的江苏版教材的例子。这部教材理念较好,选文和编写水平较高,但因为较厚,售价较高,而大学中文课时较少,通常上课只能讲到教材的1/5,剩下来都要靠学生自学。一些学生觉得买那么贵的书,却只上一部分的课,不太划算也承担不起。后来虽然改成给学生发放复印材料,但也存在谁来支付复印的钱、到底复印多少资料给同学等问题。
中文教学需要制度保证
●学校要保障大学中文课程的连贯性
●通过讲座、文学社等形式营造文学氛围吸引学生热爱文学
王宁认为,要真正把大学中文课程做好,需要学校重视,并用制度来保证。比如课程应连续不断地开设,不仅限于一年级学生,而是在大二、大三持续开课,内容要三年一个周期,让学生能三年不听重复的课,学习不间断,常选常新。
在师资安排上,教授大学中文课程的老师必须是最优秀的老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深厚的积累,还要有教本科的经验和能力,有教育热情,有个人魅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面对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时,老师要学会深入浅出,因为这不是中文系专业课程的拼盘,更不能到大学中文课堂上卖弄学术。
除此之外,刘兵认为,要让学生真正喜欢大学中文,关键是在校园里营造良好的文学氛围,这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比如举办文学讲座,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社,或是举办一些带有人文关怀的活动,并长期坚持。学校可以考虑出一些经费,给学生鼓励。“这些活动有助于形成氛围,在这个氛围的带动下,让学生有热情、有兴趣自觉地接触文学,而不是因为课程必需,才敷衍一下。”
■专家支招
利用优秀作品培养阅读兴趣
●刘兵,某高校中文系教师
“文学只能从文学中来”,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只能通过大量的阅读和不断的实践产生。简单说来,就是带着兴趣去学,阅读你喜欢的作家的作品;阅读一些真正优秀的作品,哪怕你不是特别喜欢,读起来很辛苦,因为他的优秀,你也可以暂时克服心理的障碍,作为一个挑战,去真正领会它,最后你会发现它的确是精彩的、优秀的。这样持之以恒的大量阅读,对你以后自如地运用都会很有帮助。
■学生观点
多参加校园文学社团
●向同学,女,北师大中文系大一学生
平时我们有很多名家讲座,都是由中文系发起,面向全校开放。那些作家会结合自己的经历,阐述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创作的经历,收获很大。学校有诗社、文学社、剧社等,不定期还会有一些校际的诗歌朗诵会,大家一起朗诵原创诗歌,蛮有趣的。除了上课,每天我会花两小时看文学书,但像一些理科的同学可能就没什么时间多看书,我觉得最起码我国作家的一些著名作品应该读一读。
我欣赏的中文课,首先老师要够水平,让我们感受到现代知识分子的个人魅力,现在真正做学问的老师不多,老师除了传道授业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做思想精神的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