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令人哭笑不得的“另类名著”的出现,让人深感忧虑。在被篡改了的“另类名著”非常受中小学生欢迎的现实面前,我们不能责怪孩子对这些“另类名著”的偏爱,也不可能阻止孩子在“另类名著”前的驻足。我们愤慨的是书商们在市场逐利之下铜臭的“创意”。
学校给学生布置任务,要孩子们在寒假读一本名著,可孩子竟然买来一叠“另类名著”,令家长哭笑不得又很着急。《西游记》里,孙悟空偷吃太上老君的仙丹,发现仙丹竟然是“伟哥”,而玉皇大帝最爱用望远镜看人裸奔。在一本Q版童话集中,七只小羊在狼肚子里一边享受空调一边打麻将;白雪公主的王子因为白马在年检,所以只能骑一头白猪来迎娶她;灰姑娘因驾驶技术不好在去王宫的路上车祸频频。(1月11日《华西都市报》)
读及这条新闻,不禁心生几多感慨:“另类名著”忽悠了谁?
笔者的孩提时代,每逢放寒假过新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大人能为自己买上几本名著改编的连环画,象《西游记》、《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故事和人物,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可以这样说,许多名著首先是通过小人书接触到的,名著改编的小人书伴随着我们那一代人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但是,令人哭笑不得的“另类名著”的出现,让人深感忧虑。在被篡改了的“另类名著”非常受中小学生欢迎的现实面前,我们不能责怪孩子对这些“另类名著”的偏爱,也不可能阻止孩子在“另类名著”前的驻足。我们愤慨的是书商们在市场逐利之下铜臭的“创意”。我们想要知道的是这些“另类名著”是如何顺利出笼的,又是如何大模作样的摆上了书店的案头。在“另类名著”的畅销中,书商赚足了银子,断然是不会考虑“另类名著”的“另类思想”对孩子们的误导,忽悠的是孩子们童年的最真的梦,更是对名著的一种亵渎。
“另类名著”,尽管语言“丰富”,更搞笑,能博小读者们一时欢心,但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正如教育专家分析的那样:“另类读物”篡改削弱了名著的教育作用,对于名著所承载的历史和思想价值,青少年根本无法有效接受,其后果显然不是肤浅的笑声所能补偿的。同时由于中小学生缺乏理性的识别能力,先入为主的阅读心理将在他们的心灵上投下阴影。
叫停“另类名著”的流行,是当务之急,毕竟孩子们经不起这“另类”的忽悠,我们的名著也是容不得亵渎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