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们以前排斥市场,自然也就不存在人才市场,人才被严格地计划着。大学生由国家分配工作,所以考大学多少带有以前科举选士的影子,大学生被赋予了一些特殊含义,带上了地位、素质、品位、希望等象征意义。这使得上大学很多时候变成了一种不计成本的非理性投入。
随着改革的推进,我们有了市场经济,有了人才市场,大学生也被取消了分配制,被推向人才市场。这个时候,大学生的含义与以前有些变化,上大学成了为增加就业优势而提高自己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大学生成了人才市场构成要素的一部分。
既然成了市场的一部分,自然就会受到来自市场的影响,寻求利益最大化,合理配置资源。人们在为就业而选择教育路径时,自然会理性决策。然而,由于大学生传统形象对民众的影响很深,还有很多人没有从市场行为的角度来看待上大学,从而不考虑成本;也有人对上大学的预期收益估计过高,把上大学后的前程估计得过于美好,对市场竞争的压力考虑不多。
其实,在很多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上大学以及上什么样的大学,绝对是一个重要的投资决定。在美国,除了决定上不上大学外,还要考虑是上私立还是公立、本州的还是外州的、先读社区学院还是直接上正式大学,一定得把投资和回报估计得非常充分。想一想,确实也是这个理,既然大学生已经被推入市场,就得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就得考虑投资成本,就得考虑回报,就得考虑投资风险。在很多外国人看来,中国人在上大学的问题上,不但超额投资,而且过多地考虑了“虚名”的回报,并没有更多的考虑“实惠”。
当然,中国的市场经济本来存在的时间就不是很长,而人才市场出现的时间更晚,和人才市场有关的制度、体制以及文化,都有一个逐步成长的过程,要民众很快适应市场也是不现实的。但是,市场一旦存在,其规律必然是要发生作用的,近来年,在中国出现很多现象,比如一段时间沿海出现民工荒、硕士毕业生收入比不过技工等,都是市场规律在发生作用,都是市场理性的表现。而市场作用的表现之一,就是让人在选择市场行为时逐渐理性化,逐渐适应市场规律。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失业的增多,随着高校教育的市场特征开始显现,在对待上大学的问题上,从投资角度看待在大学的人也在增多,某个地方大批高中生放弃高考就是例证。这次4名学生放弃大学而选择技校,从其选择理由中,我们也可以充分感受到他们思考问题的投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