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校招生出现一道独特“景观”:上海“低龄”考生被名牌大学录取的消息频传。两名16岁少年,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而从2001年至2005年,上海地区报考中科大少年班的总共才2人;还有一位15岁少年,被上海交大录取,这对沪上高校来说也是件稀罕事。
资优学生脱颖而出的背后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资优生:连连跳级考入名校
15岁的小谢被上海交大录取。之前,他参加交大冬令营优秀生选拔考试,取得A档优异成绩,后又顺利通过交大自主招生考试,拿到预录取通知书。小谢曾在市北初级中学就读,初二下学期时,他向学校申请,要求连跳三级读高三。学校请来市北高级中学教师,对他进行综合考评后,批准了他的申请。上海市实验学校学生小陈,也是连跳几级参加高考,成绩出色,通过中科大少年班复试后,顺利“入围”。
与他们相熟的老师反映,少年大学生的出现,往往是“综合托举”的结果。他们自身天资聪颖,学习基础、习惯、情感、意志、能力、潜能等都比一般人强,通常理科特别拔尖。他们所在家庭注重从小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善于开发孩子思维,鼓励孩子提问和质疑。他们所在的学校,也为这些孩子超常发展提供了机会。
中学:需探究“个性化”教育
少年大学生在本市11万余高考大军中,可谓沧海一粟。但不少教育界人士认为,他们不是偶尔“冒”出来的,中学新的教育模式值得关注。
市北初级中学的“走班制”别具一格。原先的班级组织不打破,但数学、外语学科按程度分A、B、C班,对学生分类指导,学生可根据自己学习情况选班,老师教起来也更有针对性。学了一段时间,学生把学科基础打扎实了,可以提出“晋升”高一层次学科班。校 图书馆里有许多高中教材,课余时间,学校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高年级教材,遇到难题可请老师个别辅导。上海市实验学校在中学学段实行学分制,学生除必须学习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和体育五门公共课程外,可根据自己文化基础、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选修不同课程。
闸北区教育局副局长朱正林认为,我们的教育通常习惯大班授课,运用统一标准要求学生,但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大一统”的教育没有服务到位。教育应讲求因材施教,因学定教。如果越来越多的学校教育为学生“量体裁衣”,那么学生将反馈给学校更多“惊喜”。
高校:喜欢自然“生长”的资优生
高校怎么看待少年大学生?上海交大副校长印杰表示,在自主招生过程中,学校对所有考生一视同仁,不会对“特别”考生特别关照。低龄考生进校后,辅导员会给予更多关注,毕竟相对于十八、九岁的学生群体来说,这些孩子可能社会阅历浅,不够成熟,要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
教育界人士认为,当我们周围少年大学生日渐增多时,要防止另一种倾向——家长和学校不能“拔苗助长”。市北初级中学反映,每年都有一批家长因为孩子在某些竞赛中获奖,要求给孩子跳级,但学校不予批准。因为有的孩子尽管数学十分拔尖,其他学科成绩平平,如果跳级,基础不牢,会影响他们长远发展。对于跳级,学校必须十分慎重。
高校也喜欢自然而然“生长”起来的少年大学生,而不看好被“拔”上来的学生。因为被“拔”上来的学生,即便能凭借技巧解出难题,但如果没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没有扎实的文科基础,学习就会缺乏后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