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师教育涉及数百万师范生培养和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培训,但大学教师教育之间,大学与地方政府和基础教育之间‘不相往来’,合作有限。”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建议加强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建设。他认为,时代对卓越教师和创新型师资的需求日益强烈,但现有师范生培养模式较为封闭,教师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职后研修等环节分离脱节,教师职业发展受限。
刘校长的建议源自东北师大20多年来的实践。1988年,东北师范大学开始走“长白山之路”,明确提出要为基础教育服务,最初与吉林省的抚松县和东丰县签订协议,进行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实验。当时毕业留校的青年教师都被要求去实验区工作半年,做了许多符合实际的研究,这些老师(大约150人)后来大都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长白山之路”也被誉为大学教师有效的成长途径。
日本的一所师范类大学东京学艺大学在中国考察了一圈,决定蹲点东北师大进行研究,他们认为这所大学的教师教育做得很好,紧密地结合了基础教育。
刘益春就此指出:“师范是我们的特色,如果特色不强,学校就会不强。”这些特色在课程的设置中得到了显著体现。他介绍,2007年,东北师大推出大学-政府-学校协同创新模式(简称UGS模式),与东北三省教育厅以及23个实验区的105所学校进行深度合作,继续扎根于基础教育。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高夯举例说,数学专业就开设了与吉林大学不同的课程: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中学数学知识体系与疑难问题解析等。学校还开设了15门基于教学模式案例的课程,并改革了传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注重青少年心理学、教师学与课程论、教育研究方法等实用课程。
在一些师范大学的专业实习“走过场”的时候,东北师大却通过这一方式加强了学生们的从教能力培养。有一段时期,该校师范专业学生的实习地点就在长春市的一些中学,但他们在两个月的实习期内一般只能上几节课,这一状况在UGS的实验区里大为改观,那些学校把东北师大的实习纳入了工作计划,并为大学生们提供集中住宿,选派最好的老师指导,使学生们平均得到了25节的上课机会。东北师大也为每15名实习生配备一名指导教师,与他们吃住在一起。
该校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其中之一是要培养“卓越教师”。高夯笑着说,东北师大的故事就是如何当老师的故事。但他有时也为此“苦恼”:他希望40多个非师范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要做老师,但不少人还是选择了这个职业。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盛连喜于1972年考入该校,据他介绍,他的同学中约有90%的人进入了基础教育。目前,学校75%左右的毕业生仍然选择在基础教育领域就业,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也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做了教师。
很多学生坦言,在这所学校待几年,不知不觉就想做老师了。英语系的毕业生于南南最初的职业追求是做翻译,她在中学时看到老师们很累,从未想过要成为其中的一员。但她在参加了学校的支教团活动并在一所中学代课3个月后,真切地体会到了被学生需要的“幸福的感觉”。“我发现自己很喜欢做孩子王,现在是铁了心要做老师。”她说,“真的是被熏出来了。”在老校区(师范专业所在地),她每天早上从校园穿过,会碰到很多练普通话的同学,经过文学院时,会遇到吟诵团的成员们,来到教室,还要参加上课前的讲演5分钟活动。周末,常有上百人聚集在食堂做家教。而她每天穿行的道路,大都以陶行知等教育家的名字命名。有的学院甚至给每个学生发一块小黑板,让他们练粉笔字。
据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孙鹤娟介绍,2011年,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的学历结构高于全国平均值,学历提高率也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看到这些数字,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因为吉林有东北师大,因为它坚持为基础教育办学。”孙厅长说,东北师大执著地坚守优先发展教师教育,优质服务基础教育,这是一个高校的办学者对国家需求的理解,是基于自己优势的战略选择。
“师范大学行业性最强,离开中小学,还有意义吗?”刘益春校长说,东北师大的历史就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历史,作为师范院校中第一个进入“211”的院校,坚持师范教育,这么多年来学校没有动摇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