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国春节联欢晚会以来,观众记住了一个新面孔的主持人:因为她的主持“时尚、亲和、灵动”;“2004中国电视主持人盛典”上,她一举夺得“年度最佳电视女主持人大奖”……这就是董卿:十年主持生涯,经过多次选择;与三个城市亲密“握手”,每一次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每个人都想知道她“胜出”的优势在哪里,“内心理性与感性结合得恰到好处,勇于承认不足,勇于追求内心向往”。这是她对自己的评价。
文/王邵辉
少年时期:我想要什么与我能要什么
董卿的母亲学理,父亲从文,自小喜好艺术的董卿并不被家人认可,拿她当男孩子养的父亲不希望她从事文艺工作,对她要求极其严格,不准她参加文体活动,甚至不准她穿花衣服,她穿的都是母亲缝制或者表哥表姐的“旧货”。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她对艺术的憧憬并没有被磨灭,常常偷偷背着父亲去参加一些唱歌跳舞的活动。
父亲的这种“压制”一直持续到她考入上海戏剧学院。父亲对董卿这一次人生选择也并不认可,但他真的是再也拗不过已经长大的女儿了。送她上大学那天,父亲在她宿舍认认真真地给她挂上蚊账、铺好床,临走时一句“自己照顾好自己啊”让她瞬间变得泪眼婆娑。董卿其实也知道,父亲其实一直以来对她是怀着深沉的爱的。
上大学之前,董卿的成绩一直很好,她为此骄傲。不过进入了“上戏”之后,她才知道了什么叫天外有天。“大学里能人太多啦”。整个大一,她经历了从自卑到自信的全过程。“班里同学一个比一个漂亮,她们的形体课也非常出色,此前,很多人已经学过多年舞蹈了。”一开始做芭蕾基本动作时,董卿根本找不到节拍,直到半年之后,经过勤学苦练,她才终于赶上。与此同时,她知道自己的特长其实在文化课上,她有博闻强记的能力,靠这一点,她渐渐把别人落在了后面,也因此,树立了自己的自信心。其形体和台词训练也渐入佳境,不仅能做到各门功课齐头并进,甚至她的表演也吸引了其它系的老师。“当时,表演系的老师有意让我转系,不过我知道,我在需要靠形体表达的表演系,一定不会成为最出色的学生,我的强项还是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直到今天,董卿仍能回忆起大学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老师说我永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要什么,并会付出最大的努力去实现,也最能把握好每一次机遇。”
也许,正因为父亲的这种无声但又深沉,师长们严格,却也包容的爱,才造就了董卿百折不挠、坚忍自立的性情,让她在日后的职场路上游刃有余吧。
职场初涉:创造机遇之后冷静把握机遇
命运之神最喜欢能够抓住机遇的人。
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董卿梦想着拥有一份体面的、有成就感的工作。此时,恰逢浙江有线电视台成立,班里一个男同学要董卿陪同一起去应聘。考场上,考官要那位男同学对着镜头即兴说段话,可那男孩非常紧张说不出,考官只好叫陪同他来的董卿和他聊天,以缓解他的紧张感。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对话效果之好,让考官当即决定将他们两人同时录用——因为机遇,也因为扎实的功底,她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
在浙江有线电视台主持《快乐大篷车》栏目时间不久,1995年上海东方卫视开播,面向全国招聘主持人,董卿便把目光再次投向了故乡的舞台。
“当时,我在浙江的工作顺利,收入也好,生活又是如此舒适,本不应动心,但可能因为年轻吧,我选择了放弃——内心深处,我更向往故乡上海。于是,我打点行装,雇了个‘黄鱼车’到了汽车站,再一路哭哭啼啼地到了上海。当时,竞争者好几百人,几轮笔试和面试之后,还要从剩下的6个中淘汰两个!”结果,她又胜出了。
到了上海卫视,一切归零。董卿开始从小栏目做起。五年间,她相继主持了《从星开始》、《新上海游记》、《海风伴我行》等栏目,随着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她入主了《相约星期六》,一个当时在国内其它电视台还相对少见的节目,男女相亲的——这个节目一下就火了,更多人认识了她,知道上海台有一个主持人叫董卿。
这一系列的扎实努力过后,董卿开始收获累累硕果。2000年,她被评为“第三届上海十大文化新人”、“上海新长征突击手”;2001年,她更是凭借知性、大方、率真、亲切的主持风格,赢得了中国主持艺术最高奖——“金话筒奖”。
“进入上海卫视之前,我就知道自己已经被推到了前台,越是这种时候,我越应该冷静,也仍要有危机感。现在想想,当年我在自己最得意的时候报了华东师范大学古典文学专业的进修班,并加紧了英语学习,这些决定都是正确的,做学者型主持人才是我的努力方向。”
人生好像在冥冥中已经安排好了,金话筒的参选使评委,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副主任尹力记住了董卿。即将开播的西部频道民歌节目《魅力12》与董卿收放自如的主持风格相得益彰。就这样,中央电视台向董卿伸出了邀请的手。
职场攻略:三点态度让我无往不胜
做出放弃已然获得声名的上海,飘向未知的北京的决定在一般人看来都很难很难,上海有父母、朋友,对工作也驾轻就熟、生活很悠闲……但董卿再一次做到了这种舍弃。
“白岩松在电视上说他已经很难再有勇气让自己处于归零的位置,我听到这里很是感慨。的确,我在上海时已找到自己的高度,人若放弃这种高度到一个相对低矮的位置,是需要相当的勇气的,因为一般人绝适应不了这种落差。但人一生中的确面临着很多的选择,有失就有得,多普通的道理,所谓舍得舍得,舍才能得嘛。” 纵观董卿成功要素,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三点:进入中央电视台后,董卿确实做到了一切从零开始。她信奉美国一位时装设计师的话:“细节与上帝同在”,因为她一直注重细节。也因为“在中央台确实不好混”,所以她对自己再一次“加码”:看节目脚本,她会因为其中的一句话与导演探讨半天,会心甘情愿为了适合上妆的一双鞋子或者衣服跑许多地方——她力求完美。
除了工作力求细节之外,董卿进入状态如此之快还得益于她对工作乐在其中的态度。“我特别享受工作的过程。我所有的快乐、满足感、幸福似乎都是在舞台上获取的,当镜头对准你,当无数双眼睛看着你的时候,那一刻特别欣慰,然后离开这个环境之后,我想的就是之后我又要站在哪个舞台上了。”再有,她拥有长久的激情。董卿说她害怕自己不再激动,她渴望生活有所变化,在上海生活了七年,一切都一成不变了,她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熟练工,所有交到手上的任务,基本上没有什么差错就完成了,“人有时候觉得自己没有热情了,这时就必须要改变。”“每个人自立之后,都无可避免地生活在职场里,无论你是愿意辛苦一生再去晒太阳,还是愿意从生下来就晒太阳,全在自己。莫泊桑在小说中的一句话,他说生活永远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无论是好的还是糟的时候,都需要坚强。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人可能有时脆弱得一句话就让我泪流满面,但是更多时候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一段路,这段路之后,一切豁然开朗。”面对《艺术人生》栏目主持人的提问,董卿表示无悔于自己曾经的“三级跳”。
现在,董卿在北京算是安定了下来,春节联欢晚会的“评委会”大奖和“2004中国电视主持人年度最佳电视女主持人大奖给了她安定的理由。但可以想见的是,未来路上,她仍旧会有她的四级、五级……N级跳——这样一个执着又聪明的女孩子,只要把心放在当下,就不会再怕过程是怎样地熬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