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百年 多元化选拔有才华有梦想的新清华人
8月27日,35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将来到清华大学报到,在这里开启人生新旅程。
“招生为了培养,招生促进培养,招生就是培养”,这是清华大学多年来在自主选拔和多元选才的探索中总结提出的招生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目前清华招生工作已逐步形成了由明晰学校培养目标、确立招生选才方向、精心设计选拔方式、精确匹配招选政策、入校落实选育衔接、全程跟踪评价反馈等环节组成的较为完整的本科人才选拔工作链条,以“新百年计划”为突破口,通过十种招生途径,整合人才选拔与人才培养,招选最有才华兼具远大梦想的青年学子成为新的清华人,在不断提高生源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声誉方面再创佳绩。
三千优秀学子梦圆清华,生源质量稳定保持领先
据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介绍,2014年清华新生总规模比往年略有增加,其中,理工类考生占比81%,文史类考生占比12%,艺术类考生占比7%。今年被录取考生中,少数民族考生占9.9%,来自县级及县级以下高中的考生接近四分之一,男女生比例为二比一。
2014年高考招生中,清华大学在全国大多数省份的文科、理科录取分数线,都继续高居全国各高校榜首;各省最优秀的文理科考生大多把清华作为自己的首选目标。据统计,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18名理科实考分前10名被清华录取;在招生计划众多的情况下,清华在19个省份的理科统招录取分数线居全国高校之首;招生体量较小的文科专业同样受到一大批优秀文科生的青睐,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96名实考分前10名被清华录取,占文科招生总数的四分之一;清华在27个省份的文科统招录取分数线居全国高校之首。
理工科是清华的传统优势,在全国范围中,清华招收的优秀理科考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占有绝对优势,据统计,全国近八成的理科实考分前10名走进了清华园,其中,陕西理科实考前10名中的10人,河北、天津的9人,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湖南、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8人都选择了清华。清华文科招生体量小,但生源质量可谓“精华荟萃”,福建、广东、河南、湖南、江西、山西、四川等省份的文科实考前10名中均有超过半数的学生选择了清华。
今年是学科竞赛保送生制度改革的第一年,在五大学科竞赛的保送生招生中,清华也延续了良好的势头,共有120位进入学科竞赛国家集训队并获得保送生资格的同学选择到清华继续追求学术梦想。据最新消息,出征国际学科奥赛的8位清华保送生奋力拼搏,全部成功斩获国际金牌。
清华大学2014级新生中,第一次出现了“00后”,年纪最小的新生出生于2001年1月,被录取至计算机系。值得一提的是,2014级新生中共有七对双胞胎,分别是来自北京的李思思、李宇舫姐妹,来自湖南的黄志翱、吴志翔兄弟,黄警、杨景兄弟;来自广东的傅浩怡、傅浩悦姐妹,黄宗圣、黄宗贤兄弟;来自河南的刘冲、刘闯兄弟,来自山东的焦宇晨、焦宇晓姐妹。这些双胞胎一路携手走来,又一起选择了清华作为自己深造、成长的平台,他们的故事在当地被传唱一时,也在来到清华后共同谱出一段佳话。
综合评价、自主选拔,“领军”“拔尖”群英齐聚
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目前,清华大学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已经初步形成复合型、国际化领军人才培养体系和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两大体系,并本着“招生为了培养,招生促进培养,招生就是培养”的原则,在招生中通过综合评价的方式选拔“领军”和“拔尖”人才。
“领军计划”力求选拔出志向远大、追求卓越、品学兼优、素质全面,在学业和各项素质上均取得“领军”成绩、表现出“领军”特质的优秀学子。经过两年的逐步完善,2014年认定的“领军计划”考生中,97%的同学通过高考最终被顺利录取,另有3位同学通过学科竞赛被保送入校。这些学生普遍展现出很高的综合素质,不少学生在本次高考中继续“领军”。
广西南宁三中推荐的“领军计划”学生黄冬同学在高考中以708分的实考分、718分的投档成绩在广西近30万考生中拔得头筹,此前他还曾摘取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银牌、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铜牌。黄冬同学很早便表现出“领军”特质,他在学习上喜欢超前,在初中便开始自学高中的知识。高考结束没多久,黄冬又开始着手准备大学课程,继续“领军”的道路。
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推荐的“领军计划”学生井源同学以687分的成绩高居黑龙江文科高考成绩榜首,她从小便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父母安慰她时,她却常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父母“一点都不上进”。面对包括香港地区大学在内的多所名校的邀请,井源坚定地选择了清华,她说“清华踏实,当我知道清华校风是行胜于言时,特别特别喜欢,而且面试时和老师们交流让我更加觉得自己适合清华的气场。”
清华大学始终把培育科学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任务,基础科学的研究对于学生的天赋与兴趣都有极高的要求,为适应这一要求,清华大学在自主选拔中特意开辟了“拔尖计划”,力求为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力的优秀学生群体创造发挥的空间。学科竞赛多年来一直是在相应学科具有天赋和志趣的优秀学生展示才华的重要舞台,今年是教育部对保送制度改革实施的第一年,多数学生无法再通过学科竞赛取得保送生资格。清华的“拔尖计划”适时地向学科竞赛优秀学生全面展开,保护了这批学生志趣的发展,也为相应学科选拔了一批优秀生源。
在120位进入学科竞赛国家集训队并选择保送到清华的同学中,有多位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奥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在刚刚结束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队取得了五金一银的好成绩,其中三位准清华学子,来自深圳中学的周韫坤、济南历城二中的齐仁睿和湖南师大附中的谌澜天都取得了金牌,他们也将携手进入清华大学数学学堂班继续自己的数学之路;在今年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四位清华学子再创辉煌,杭州学军中学的徐寅展同学以满分的成绩勇夺全球第一,绍兴一中的俞鼎力和董宏华两位同学则并列全球第七名,另外代表香港参赛的刘定峰同学也斩获金牌;在国际生物学奥赛中,去年国内竞赛的第一名,来自四川绵阳中学的朱洪贤同学也如愿摘金而回。未能取得保送资格的同学在高考中也有优异的发挥,85%的同学顺利考入清华园,其中来自东北师大[微博]附中的吴晨玮同学还获得了吉林省高考理科投档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