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获得的金牌。 (来自学校网页)
4个孩子在摆弄他们的机器人。
记者日前从南京市某中学获悉,该校4名学生近日参加了第十三届“未来伙伴杯”中国机器人大赛,其中3人获得4个一等奖,摘下4枚金牌。
该中学是江苏唯一一所教育和保护有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学生的专门学校(出于保护这所学校所有孩子的考虑,隐去校名)。这次在全国机器人大赛中获奖的3个孩子也曾是家长眼中厌学的“坏孩子”,而他们这次却跻身全国机器人大赛的佼佼者,其转变令人刮目相看。
究竟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推动这些孩子的转变?
这是个怎样的惊喜
3个孩子收获人生“最重要奖牌”
11月29日,扬子晚报记者在某中学见到这3个获奖的孩子。事实上,这是一个4人组成的机器人爱好团队,此次参赛也是4个人一起参加,其中小辉、小强、小刚(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学生名字均为化名)3个伙伴共获得4个一等奖,摘下4枚金牌。而原本水平最高的小阳因为比赛时的一起意外,没有获得名次。
据带队参赛的程老师介绍,此次他们参加的赛事是第十三届“未来伙伴杯”中国机器人大赛。本次大赛是迄今为止,我国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机器人比赛,有来自全国23个省、直辖市的300多支代表队、共1600名选手参加。CCTV、新浪、新华社等主流媒体都对此次比赛进行了报道。
还是初中生的小辉、小强、小刚在普及赛中,面对和高中并组比赛、强手如林的压力下,沉着、镇定应战,取得了第三、第四、第五名,获得了一等奖三枚金牌。另外小强还在灭火比赛中获得了一个一等奖,又斩获了一枚金牌。
程老师表示,有的家长可能对类似赛事的奖项不以为然,它毕竟不像奥数等赛事在家长心目中的威信高,但这机器人大赛的金牌对这3个孩子来说,却是人生第一次获得的“最重要的奖牌”——过去岁月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和挫折感,让孩子们都颇为珍惜手上机器人大赛的奖牌,这次获奖是近些年这几个“坏孩子”为数不多“被肯定时刻”。
得奖的是怎样的孩子
他们都曾被认为是厌学贪玩的“坏孩子”
小辉,15岁,头发卷卷的帅小伙,和记者打招呼时一脸腼腆的微笑。然而,在之前老师的眼中,他一点也不“可爱”。这位内向的孩子极度厌学,之前在一所名校就读,然而经常是上午上了一两节课后,课堂上便不见其身影。他悄悄溜出学校,要么泡在网吧里,要么在街上无所事事地闲逛。
小强和小辉同龄,这个调皮的孩子不仅经常逃学,花钱还大手大脚,一个星期就要花掉好几百,钱用没了便伸手向母亲要,而且毫无愧意,除了吃喝外,钱主要花在买游戏卡和装备上。
小刚比小强和小辉大一岁,带黑框眼镜,说话时不怎么看人,性格较为内向,相较于同龄人,他蓄有特别醒目的胡须,这多少显得其不怎么喜欢合作与交流。
小刚特别憎恶外人跟他谈论学习和前程,每当父母问起他的学习情况时,他总是带起耳机,进入到他的游戏世界中,随便父母在一旁唠叨多久。
特别聪明的小阳和前三人差不多:极度厌学,经常逃课,被原学校放弃后,经父母好说歹说,才答应进到现在的这所中学。
4个孩子之前的共性是厌学、逃课,问他们为什么要逃课,学习压力大是主因。小辉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在以前的学校,有时候一天一门课就有四张考卷,对他来说,这根本受不了。
和几个孩子聊天,共同的话题不多,除了网络游戏,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很少。刚刚过去的机器人大赛是他们较少愿意主动加入讨论的话题。孩子们一脸兴奋地给记者介绍比赛当时的情况,并精心展示他们钟爱的机器人。
他们来自怎样的学校
这是个不一样的中学,一群不一般的孩子
“我们学校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这样,不仅被原来的学校放弃,也伤透了家长的心,其中一部分甚至有违法边缘的不良行为,最后家长没办法才送进了我们学校。”该中学的一位老师介绍说。
据了解,该中学是江苏省唯一一所教育和保护有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学生的专门学校。先前学校普遍存在一句口号:“教育一个孩子、挽救一个家庭、安稳一片社区”。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孩子和他们同龄人的差距和不同。
一位老师介绍,忙碌的市民平时较少会关注到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的存在,他们出现在大众媒体上时,多是一些社会新闻的主角。
该中学的朱校长是今年年初从南京一所知名中学调来,刚到不久,他很快便发现这里的学生跟此前他教的学生不一样,“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我们初一的老师去上语文课,提到一个词‘蚕食’,学生便问‘蚕’怎么写。‘上面一个天,下面一个虫’,老师回答;‘天’又是怎么写?学生继续举手,还是不懂。”
“你我他的‘他’字,有人就不会写;还有一些学生,即使已经念到了初中,英文26个字母,他都背不全。”朱校长说。
参加机器人大赛的4个孩子因为特别聪明,学习成绩会比班上一般的孩子稍好点,但事实上也好不了多少。
什么在改变“坏孩子”
一种全新的“不考虑分数”的“轻松教育”
如若不是有刚刚获得机器人大赛的奖牌,4个孩子对现在的这所中学的认同度也不是很高——这应与他们之前在学校经受的失败有关,但几个孩子现在喜欢呆在这所中学,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告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作业少”。
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群被应试教育所伤害的学生。面对这样一群孩子,朱校长尝试用一种特别的教育去改变。“在我们普通的中学中,因为种种因素,学校不得不去考核学生的分数成绩;但在我们中学里,可以不再去考虑学生要去考多少分数,回归教育工作的本身去影响孩子,让孩子带着健全的人格回归主流社会。”
从课程设置上,朱校长将学生的学习阶段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经过“进入学习状态”的训练、“文化完型”的补偿、“基础科目”的学习,最终达到第四阶段,即“合理分流”的回归阶段。
这样专业的词汇看起来比较生硬,但对于小辉们而言,他们接受的是一种全新的轻松教育,就是在“玩中学”,不再有分数的压力,孩子们在兴趣的指导下主动学习。“通过发掘孩子们的特长和兴趣,培养其进入学习状态,然后帮助其一点一点成长。”朱校长介绍,4个孩子比较喜欢的机器人课堂便是一例。该校还有类似的诸如陶刻、西点、运动等多项特色课堂。
“某种意义上,对于老师而言,我觉得这种教育(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幸福感也更高。”朱校长说。
更多惊喜
家庭关系缓和了
他们又成为父母眼中的骄傲
和老师们的得意相比,机器人比赛的获奖对孩子们的激励更大。此前紧张的家庭关系得以缓和,这些年纪不大的孩子们,开始慢慢重新回到父母眼中骄傲的位置。
获得大赛最好名次的小辉从妈妈那里得到一顿西餐的奖励,此前和母亲话不多的他,在西餐厅里和妈妈聊了不少;花钱大手大脚的小强虽然也曾撒娇似的向妈妈要过奖金,妈妈担心他又去玩游戏没给,小孩不再像以前那样强烈不满,母亲向老师反映说,“这孩子好像一下子长大了不少”。
小刚不好意思说自己从家长得到什么奖励,但他表示,听说他得奖之后,父母开心得不得了;而在机器人大赛中“意外失手”的小阳也不算太失落,最近一次考试,他考了一个全班第一,成绩出来当天,连他自己都感到意外。
4个孩子的变化让朱校长很兴奋,这让他看到一种全新教育模式的可能。他提到了一句名言:“所有的学生都是天才的学习者,每一个学生具有无限的学习潜能”。基于此,朱校长将学校此前的口号改了几个字,“引领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和谐一个社区”。
“我想我将来会去开发家政类的机器人,它可以拖地、浇花等等”,小辉如此表示。顺着机器人大赛往下说,孩子们会提到自己将来的理想。另外三个孩子同声附和,均表示自己将来的志向可能会在机器人方面。
有意思的是,在之前的谈话中,提及所谓的人生理想时,这几位曾经的“坏孩子”,都曾是一脸的鄙夷和不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