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郭红松
《变成石头的动植物——化石》——这本由某出版社出版的科普图书,近日屡屡被媒体提及。40多名在校研究生被出版社“聚拢”在一起,拼凑出了这本图书:书中,10余处化石名称出现错误,比如“鱼类化石成了甲壳动物化石,动物头骨化石成了矿物质”,插图错误也比比皆是。这类内容缺乏科学性,甚至谬误百出的科普图书,目前在市场上并非特例。作为传播科普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和工具,科普出版物出现这种严重的质量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2月22日,由本报和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第20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来自新闻出版管理机构、科普作家协会、出版社、出版物销售商、媒体界的近百名代表,就守住科普出版的“生命线”——科学性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众多人士呼吁:我国部分科普图书质量低下的现状亟待改变。
现状:原创科普图书质量堪忧、市场萎缩
“你到图书城看一看,就会发现书架上的科普图书,虽然书名不同,但内容上却大同小异。”著名科普作家郭曰方指出,现在我国科普图书市场真正原创性、创新性的科普作品非常少,从内容到选题上重复、陈旧,形式单一,真正受读者欢迎的科普著作或影视作品很少。另外,我国科普作品大多仅限于传播科学知识,涉及科学精神、科技价值观、科研道德、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著作太少。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说:“科学性是科普出版的生命线,这一条任何时候都不容动摇、不容马虎。如果不能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就是对科学的歪曲,对公众的误导,是精神的毒药。好的科普作品应该多关注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真正的迷人之处、真正的故事是在过程。在过程里能够看到智慧火花的迸发,能看到科学家的艰辛,这对青少年学生来讲,恰恰是最有吸引力、最有感召力的东西。”
“科学知识的传播普及要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真正产生深刻广泛影响的科普作品是那些体现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生活甚至人的命运关怀的优秀作品。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作家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影响了一代人乃至几代人,当时的青年学生们,在陈景润追求科学精神的鼓舞下,在食堂排队买饭背单词,晚上点灯熬油读书成为那个时期的一种时尚。之所以能够出现这样的作品,是与作者深厚、浓郁的人文情怀精神分不开的。”本报副总编辑方正辉表示。
科普图书质量差导致了市场萎缩。中科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刘嘉麒介绍,“据调查,美国等发达国家16%的人每年买一本科普书,我国这一比例连1%都不到。”据悉,目前我国涉足科普图书的出版社至少在100家以上,但通过科普图书出版、产生较好经济效益的出版社却十分罕见。除极少数畅销书外,科普图书的印数大都在3000册至5000册之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国外引进的科普书大多畅销。以霍金的《时间简史》为例,该书自1988年问世以来,被译成30多种语言,全球销售超过千万册。
据开卷信息技术研究公司的研究报告统计,2011年全国共出版科普新书750种,比上年的614种增加136种(少儿科普未统计在内)。这与全年20万种新书相比,科普图书的零售市场份额多年来只维持在0.4%左右。
症结:专业创作人才缺失
“要保证科普作品的质量,必须重视专业创作人才队伍的建设。” 科普出版社副社长、总编颜实指出,出版社要重视对作者的把关。现在科普图书出现问题,是因为有些出版社请社会上没有科普资质的人来做这方面的工作。很多原创科普作品就像剧本似的,一集一集包下去,最后都是包给一些在校研究生做。很多研究生不一定对科普有兴趣,而且也缺乏专业训练。有时往往是从一些资料里,甚至从网上找一些内容。这种“剪刀加浆糊”出科普书的方式,跟科普创作本来的意义完全背道而驰。
“现在社会上涌动着一种隐形的‘科学无用论’,一些年轻人连科学家都不想当,更不用说做科普工作。”刘嘉麒说,科普是一个公益性的事,按道理科学工作者都应该有责任、有义务从事科普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工作压力和科研压力,科技工作者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科普工作。国家尽管有《科普法》,但没有具体的措施能鼓励科学工作者从事科普工作,一些年轻的科学家做科普工作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我现在70多岁了,没人考核我,只是凭良心在做科普工作。”
“中国需要一些大家出来做科普工作。”中国科普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石顺科介绍,“100多年以前,美国的科学报道也常出问题,歪曲的报道、扭曲的报道、别有用心的报道非常多,后来科学家站了出来,成立了专业组织和团体,专门在公开的刊物上批驳或者纠正科普谬误。一直到现在,美国还有一个探索中心,对非科学的东西进行揭露和反驳,包括一些科普大家,像贝尔,专门给公众释疑解惑。”
石顺科表示,我国科普事业发展这么多年,中国科协现在也提供资金和定向支持,支持作者、支持创作团队进行科普创作,但奖项设得不够,引导不够强,导致有一个老问题:创作队伍比较嫩,没有大牌科普作家,难以呈现特别好的作品给读者。另外,他认为,国内推荐优秀科普图书和向公众宣传的力度较弱,与国外宣传促销费用要占初版印数总码洋的8%-15%的投入相比,我们一般只有不到1%的科普图书宣传促销费用。
对策:加强监管,鼓励原创
如何提高科普出版物的质量?
王春法认为,“出版管理机构需要加强监管,起到引导社会、引导市场的作用。”
“在出版质量方面,新闻出版总署有质量监测的管理规定,每年都在抽检,抽检出问题就按规定处罚。”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副司长马永强表示,以后将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引导支持优秀科普图书的出版。
郭曰方建议,对那些在科技报道上有突出贡献的编审人员、记者或者是科普作家应当给予重奖;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普活动或者科普创作的成绩,应当纳入研究院所考核评估的体系当中,将是否从事科普工作,作为评定职称、职务晋升的条件;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可以考虑设立科普专业;把对科普教育的投入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
刘嘉麒补充说,科普出版物的质量一是取决于内容,其次是形式。在内容上,需要有好的政策,引导年轻科学家从事原创科普作品的创作;另外,形式上也要创新,现在从事科普工作不能光是出版书籍。现在的孩子思维比较活跃,科普创作还得与时俱进,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发展影视、动漫等新的传播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