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国民素质愈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迫切性。影响国民素质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承担着教书育人、全面培养合格劳动者的教师,其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劳动者的素质,成为影响国民素质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的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教师处在培养人才的第一线,他们的思想品德、言行举止、学识学问无不对教育质量,对人才培养起着基础作用。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劳动者和人才的素质,劳动者和人才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学校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要提高出人才的生产能力,就必须致力于提高教师的队伍素质。为此,各级政府应全面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把人才的培养提高到学校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放到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跻身世界强国之林的必然选择。 21世纪是一个高度合作又高度竞争的新时代,未来的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是培训教育的竞争。因此,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是时代竞争的基础,是国家大计。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意味着人们的精神面貌、道德观念和社会精神文明也要现代化。21世纪的中国将逐步走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性发展的全面进步的道路,这就要求教育必须全面提高全民素质,使得未来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具有迎接各种挑战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以及基本的素质主能力。因此,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拥有一支在开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方能培养出新世纪挑战的合格的劳动人才,才能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才能使中国在本世纪中叶以社会主义强国的地位屹立于国际社会。 三、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教师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日新月异地改变着劳动者的成分,要求劳动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产业技能,更富有智力性和创造性。相应地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学生要富有扎实而宽广的基础知识,先进而现代化的专业知识,对相邻的知识、理论、方法和技能及有关方面的科技发展状况的前沿知识都要有基本的了解,要有较好的表达、动手、创新、组织等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修养的内在品质。而这一切必须以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保证。科技地发展正改变我们的社会,我们面临的社会正发生着如此快节奏的变化。知识的“大爆炸”使许多的新知识在不断地大量涌现并有部分旧知识相应地被淘汰,以至有些新成就来不及写进书本之中,一些过时的内容也来不及从课本中删除,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变应变,要不断地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改善知识结构,以使授课的内容新、适应性强来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教育的挑战。 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学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要求我们学校必须追求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不断培养社会满意的学生为其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市场经济要求树立以顾客为核心的新观念。这就要求学校在课程开设、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能适应市场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动机和要求,结合教师的经验、艺术和技能,组织教学和管理。过去的传统教育主要靠教师的语言书本上的文字媒介来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在知识方面过分强调统一式教育而忽略对学生进行创造性培养,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要改变人才培养的模式,更新教育内容,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合格人才。这就要求教师队伍也要适应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更新观念,提高素质。 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依靠高素质的人才,人才的培养依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是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