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教师,必须进行教育观念上的两大更新。最具传统意义的观念是:“教师是蜡烛照亮了别人,毁灭了自己。”现代教育观念则认为,教育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个性完美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过程。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只有付出,不能“充电”,不能成才。这是忽视实践成果而只重视理论
成果,而且忽视了丰富的实践正是理论发展的不竭源泉,理论成功的最后形态只能是成功的实践。
任何一个成才者的道路都是自己开辟出来的,都是充分个性化的。成才的起点是从实际出发,要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工作实际,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只有真正发现了自己,才开始走上了成功之路。
教师工作的内容就是教学和研究,教学促进研究,研究提高教学。这是一条艰辛的路,也是一条成功的路。从实践经验中引申出来的那些固有的而不是主观臆造的客观规律,是绿色的,有生命力的;那些只是依照逻辑思辨的方式形成的干瘪的教条,总是灰色的,无生命力的。目前教育教学理论的滞后现象,并不是理论著述不多,而只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太少。只要我们不是固步自封,妄自菲薄,就一定能够扬长避短,从脚下踩出远行的路。
一个教师的教学研究,往往伴随着他的成长过程而发生重点转移:以研究教材为主??以研究教法为主??以研究教育理论为主。教材研究的直接形式就是备课。教材研究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创造条件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充实和提高的过程。教学方法是要把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和智慧转化为学生的情感和智慧,即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精神生产的过程。教学方法具有实践性,能使教学工作具有程序性和操作性,还不具备普遍性和指导性。到了一定的阶段,教学研究的重点就转向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意义的理论探索了。理论研究具有不同层次。限于学科教学范畴之内的,称为学科教育学。学科教育研究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必须联系到普通教育学的各个方面。学科教育学和普通教育学研究到能够揭示教育教学的本质的时候,就必须回归到教育学的本原??哲学中去,开始了教育哲学的探索。上海市特级语文教师于漪的成长过程是一个范例。她在大学是学政教的,到中学教语文,就一课一课的备,备到要上课了只好停下来。下课后总结一下经验教训,开始备下一课。就是在这种备课和教课的过程中,不断的补充基础知识,不断的发展情感和智能,使学生听起来如行云流水,是艺术享受。这样几轮过后,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成为蜚声国内外的教育教学专家。
人才成长的过程要经历由“潜人才”到“显人才”这两个阶段。所谓“潜人才”,就是具有为社会做出创造性贡献的才能,但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人;或者是已经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但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的人。所谓“显人才”,就是创造性的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为社会做出的创造性贡献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的人。社会给予“潜人才”的,往往是某种形式某种程度的“剥夺”。例如实践活动被作为“显人才”的理论根据,半成品的资料被“显人才”升华为成品,局部性的成果被纳入“显人才”的整体性成果中去等。社会给予“显人才”的往往是某种形式某种程度的“附加”。例如把群众的集体的成果集中于某一个或某几个“显人才”身上,对某些“显人才”的肯定和承认超过他的实际贡献等。“潜人才”要打破这种社会运行机制,必须不断地创造成果,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显示优势,一项又一项的社会效益,成果积累达到一定的阈值,就会最终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冲破社会承认的临界限,跨入“显人才”的台阶。在这个过程中,绝对需要的是诚实的劳动、真正的创造和无私的奉献,那种因袭、凑合甚至抄袭剽窃而又动辄“填补了××空白”、“突破了××学说”的夸夸其谈,本身就不是“人才”的品质,最终也难成正果。
人才学上有一条定律,一个人的智能结构呈正三角形(三边相等),底线(基础知识)构成宽度,两边(情感和能力)的交叉点就是智能发展的高度。基础知识的宽度和厚度决定智能发展的高度。爱因斯坦说:“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的思考与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同时要始终处理好“博”与“精”的关系,要把时间、精力、经验、智慧依次集中在一个个成果的创造上,要一步一步的攀登。在攀登的最后阶段,要特别注意集中,集中的程度就是攀登的高度。爱因斯坦有一位亲密的朋友叫米凯尔?贝索,知识渊博,思维敏捷,鉴赏力强,对爱因斯坦的许多发现都起过“助产士”的作用。爱因斯坦十分感慨地说:“在整个欧洲,我找不出一个比他更好的知因。”但贝索自己终生无所建树。爱因斯坦认为主要原因就是“他的兴趣爱好太广泛了”,以致使他的时间、精力和才华不断的向四面八方流失,而没有一个始终一贯的主攻方向,所以虽然才华横溢,而终不能出类拔萃。